□韩新远
虞城县芒种桥乡周庄行政村蒋庄村一村民开着四轮车经过打场的水泥公路,躲避扬场的时候连人带车翻进路边的沟内,当场身亡。(据6月10日《京九晚报》)
出现这样的悲剧,笔者深感痛惜,同时也认为综合整治农村道路晾晒粮食问题已经刻不容缓。三夏期间,乡间公路便成了天然晒麦场,上面铺满了秸秆、粮食,边上摆放着木桩、石块、酒瓶等作为护栏,严重影响道路交通,极易造成车祸等人身伤害,同时汽车尾气污染粮食,影响人们健康。
马路晾晒粮食的弊端显而易见,农民心里也明白,虽然政府相关部门三令五申,但仍是屡禁不止。治理者苦恼、老百姓埋怨,彼此都有情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农民能在哪里晾晒粮食?不管是机械化收割,还是人工收割,打出来的粮食都需要晾晒。以往农村劳力多,都有较为集中的打麦场,可如今土地升值,麦场占用殆尽,劳力外出,无人碾场,农民们抢收抢种,机械化收割后就地选择容易翻晒、场所宽敞的马路作为晒麦场,晒干后或直接出售或拉回家装起来,可谓省时省力。
对马路晒麦场予以令行禁止目前不太可能,但也绝不能听之任之,而要采取疏堵并用的措施,既要对其加强管理,遏制非法占道,又要为农民晾晒粮食找到场地。比如各村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辟公共晒麦场;腾出节假日期间的中小学操场供农民使用;选择在村庄里车辆通行少的马路集中晾晒,期间由专人看护,疏导车辆;购置以秸秆为燃料的可移动式农用粮食干燥机等等。
笔者相信,只要有效解决了农民朋友们晒粮场地的难题,再加上有关部门切实担负起管理职责、奖罚分明,马路晒麦场问题一定会“走下”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苦恼的眉头,“走上”政府和百姓携手相行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