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陈富国)近年来,固始县胡族铺镇以打造文化名镇为目标,以繁荣发展为主题,以特色文化为统领,以产业开发为主体,以多元化投资为支撑,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加大投入,全面发展,努力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歌舞、戏剧、民俗、历史、生态文化等各类资源,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着力打造文化名镇。
该镇从山、水、红、古、戏、民间传说等方面,依托优势资源,开发文化元素,做厚文脉、地脉、人脉。一是讲究山水和谐。以灌河、小河、白露河、温堰水库、钟桥水库、金钟湖、林子山、白鹭园为代表的山水旅游文化。白鹭园景区有500亩生态林,280亩水库,栖息着数万只白鹭、黄鹭、黄鹤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现已投资数百万元修建了环湖公路、观鸟亭、农家饭庄;二是以黑湖烈士陵园(十座坟)、金钟集、迎河集地下党组织旧址为代表的红色旅游文化。特别是每年的清明节,附近几个县的数万人到烈士墓前祭奠扫墓;三是以迎河集、北庙集为代表的淮南民居文化;四是以“刘一井”、“小脚桥”、“春河桥”、“双板桥”、“新店古战场遗址”、“金钟湖头古槐树”、“迎河柑桔”为代表的民间传说文化。“迎河柑桔”栽植有300多年历史,汁多、肉嫩、味美、皮簿、色泽鲜,《人民日报》曾发表过《中原出现柑桔村》的报道。现已成立“迎河柑桔”文化研究会和协会。《小脚桥的传说》、《迎河柑桔的传说》被多家报刊发表。流传在胡族铺镇的民间传说和民间故事,有70多篇发表在《全国民间故事集成》、《固始卷》;四是以苏氏蓼祖庙、苏奕墓为代表的根亲文化。新加坡苏钢集团投资重修了苏氏蓼祖庙和苏奕墓等根亲文化景点,将其打造成一个集寻根祭祖、生态旅游、休闲小吃为一体的风景区。吸引更多的海内外苏氏宗亲及游客前来景区寻根祭祖、观光旅游;五是以“东岳庙”、“台子庙”、“迎河火神庙”为代表的佛教、道教文化;六是以“花挑”、“旱船”、“花伞”为代表的民间舞蹈文化。每年的正月、每逢节日格外红火,热闹非凡;七是以开国少将宋治民、老红军黄宗武,因剿匪牺牲的薛清海,《姐妹除奷》的姜红、姜敏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牺牲的汤树森烈士为代表的红色名人文化;八是以三里庄豆腐为代表的饮食文化。三里庄出产的豆腐鲜嫩味美,远近驰名;九是以曲剧、皮影戏为代表的戏剧文化。该镇曲剧团在年逾七旬的老团长方桂荣的带领下,不断壮大,由起初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几十人。2008年以来,每年巡回演出60多场,营利性演出达数百场,在各种戏曲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胡族铺镇皮影戏团,每年公演及营利性演出数百场,近年来,该团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皮影戏真正起到了让根亲文化扬名固始的作用,促进了海内外文化与政治、经济更好地相互交融,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创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十是大力兴办文化事业。截至目前,全镇已有18个村建立了文化大院,设立了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棋牌室等,极大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成立了电影放映队,不时为群众送去精彩的文化大餐。在镇政府的牵头下,还成立了舞蹈协会,每晚都有群众自发组织在广场跳舞,为街道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胡族铺镇书法家协会有会员30余人,不断进行文艺创作,在校园、单位办一些文艺刊物和书画展。积极吸引产业项目,发展文化产业,在开发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包装储备一批项目,变文化资源为文化资本,做好文化产品的挖掘、包装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