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版)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等品牌影响,在空间布局上形成特色,在城市文化上形成特色,在生态建设上形成特色,在城市建筑上形成特色,突出信阳文化特色和生态特色。要产城融合。要把建“城”与造“市”结合起来,把产业集聚、产业提升和城市建设规划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良性互动,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促使城市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实现产城融合。当前,要把全市产业集聚区规划好、建设好,把主导产业发展好、提升好,特别是要把高端制造、新型建材、绿色食品、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规划到位、布局到位,要把房地产、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规划到位、布局到位,以达到吸引特色产业、集聚优势产业的目的,推动产城融合、城乡互动,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要关注民生。要借助多种平台,把规划进程、特点等动态信息及时公布,鼓励群众建言献策,并把群众的意见吸纳进去,把民众的呼声和需求真正体现在规划中、落实到规划中,真正使规划的整个过程成为一个集中民智、体现民意、贴近民生、关注民本的过程。
三要切实维护规划权威。落实好规划,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一定要做到“四个坚持”:坚持领导带头。各级党政一把手是规划的第一责任人,也是规划的第一落实人。规划经法定程序审批后,任何单位、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不得突破规划,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坚持好的机制。要坚持好、落实好规划建设委员会和规划技术委员会两级审批制度,进一步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评审、政府决策“三位一体”的审批机制,严格执行技术程序、政策程序、决策程序和执行程序。同时,要根据规划工作的新变化、新要求,不断学习借鉴国内外城乡规划方面的好理念、好经验,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坚持依法行政。实行城乡规划法制化管理,关键是要把规划管理的过程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要健全运行机制,健全约束机制,健全监督机制。坚持公开透明。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推行公众咨询制度,在规划论证过程中推行市民旁听制度,在规划审批前和执行中推行公示制度,使政府的决策更好地体现和维护公众的意愿和权益。
四要切实完善规划体系。要科学开展城市总规修编,加快“大新区”规划编制,尽快完善城市专项规划,持续深化城市规划设计,抓紧编制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进一步完善城乡规划体系。
就充分发挥市规划委员会的作用,乔新江指出,实行城乡规划评审委员会会议制度,是市政府加强城市规划工作,汇集各方智慧,促进民主决策的重要举措,市规划委员会一定要认真履行职责,把好规划审批和监督实施的关口。他要求,一要严格执行制度。规划委员会要切实按照工作规则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听取和研究城市规划工作,并从会议程序、表决方式、会议纪要等各个方面进行规范,以规划促进民主,以民主保证规范。二要不断学习提高。要认真学习上级要求、外地先进理念,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组织好培训和考察,不断开拓视野、提升素养,以更高的站位参与评审。三要做好前期准备。要提前把需要会议评审的规划设计方案提交给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各位专家,让大家提前介入,准确把握情况,提高评审效率和水平。四要充分发表意见。要立足规划委员会这个平台,在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发挥专家智囊团的作用,认真对各项规划进行深入讨论、充分发表意见,真正形成科学、民主的议事氛围。五要敢于坚持原则。对每一个评审的规划设计,一定要坚持原则、勇于负责,为发展把好关,为人民把好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