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这是搞好“三化”协调发展的积极探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土地制约发展难题的有效途径。
2009年以来,光山县在原来的农民新村建设的基础上,坚持规划先行、就业为本、量力而行、群众自愿的原则,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稳妥有序地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力争让“新型农村社区”这朵奇葩开满光山大地。近3年来,全县共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康居点136个,设计建设1.45万户,总建筑面积38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亿元,半数以上的社区已经建成并入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呈现出新开工项目较多、规模较大、标准较高、模式较新的特点,在一定范围内实现了农民居住条件改善、生活方式转变、村庄面貌改观、耕地面积增加的“四赢”效果。2011年,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现场观摩会在光山召开,肯定并推广光山的经验与做法。
光山在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主要形成了“五种建设模式”。以孙铁铺江湾村为代表的土地流转带动模式。江湾村成立全省首家农村土地信用合作社,带动全村90%以上农田流转,实现了小田变大田,探索形成了“江湾模式”。江湾村在江湾小集镇附近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安置从土地上转移出去的农民,建成农民新居188套,集中搬迁了6个村民组的农户入住。以弦山街道上官岗村为代表的“双强”带动模式。上官岗村利用毗邻县城的优势,与县城规划有效对接,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城市服务业、加工制造业,化农民为市民,同时开展土地综合整治,迁并自然村落,建设高标准城市社区,分期分批将300多户村民迁入社区集中居住,目前已经形成规模,成为省级示范村。城市社区按照省里说法虽然不再是新型农村社区的范畴,但其在运作过程的许多做法非常值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借鉴和学习。以敖洼生态农业示范区、孙铁铺朱楼村为代表的回归创业带动模式。敖洼生态农业示范区由蓝天集团投资,带动区内农户建成敖洼生态农业示范区核心康居区;孙铁铺镇朱楼村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陈启伟投入600多万元完成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对每户捐资20万元帮助建设,建成了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高标准农村社区。以斛山天赐城村、寨河镇杜岗村为代表的产业带动模式。天赐城村花卉、杜岗村粮油和蔬菜产业不断壮大,以产业为支撑规划新型农村社区来安置种植大户、周边群众,建成了功能完善、户型新颖的新型农村社区。以净居寺小李洼和晏河帅洼村为代表的旅游带动模式。主要围绕发展净居寺文化旅游、九架岭生态旅游,建成徽派或仿古建筑风格的新型农村社区,以三产旅游带动建设,以建设来促进三产旅游,实现相得益彰的效果。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重大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光山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受到全县群众的普遍欢迎。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光山目前所取得的成绩只是初步的、浅显的,还存在着建设标准不高、眼界思路不宽、推进力度不大、示范带动不强、氛围营造不浓等问题,总体成效距离上级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仍需在以后的工作中创新观念、加压奋进、彰显特色。
如果说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朵正在悄然绽放的花朵,那么这朵花需要“阳光、空气、水分”的共同作用才能茁壮成长,其中“阳光”指保障机制要素,“空气”指发展氛围要素,“水分”指落实措施要素。
一、“新型农村社区”之花要用“阳光”来普照——保障机制要素
光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建立健全了保障机制。一是成立领导组织。成立了由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其他有关县处级领导同志任副组长、各乡镇(街区)和县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明确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相关部门和乡镇(街区)的责任。二是实行领导包点。下发了《关于实行县级领导联系重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对2011年全县重点实施的1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行县领导联系帮建,加强了领导力量。三是出台实施意见。《中共光山县委、光山县人民政府关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已经县委常委扩大会议讨论通过,明确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建设内容、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待修订完善后下发,让全县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据可依。四是明确具体思路。分期分批稳步把全县行政村和按原有设计标准规划的社区高标准整合为60个左右的新型农村社区,2012年至2015年规划建设30个左右,2012年重点抓好10个示范点的建设工作,在住宅建造、设施配套、产业培育、社区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界定。
二、“新型农村社区”之花要用“空气”来增氧——发展氛围要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一件新鲜事物,群众容易产生思想上的混淆和认识上的误区。要在全县大张旗鼓地宣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群众的支持,激发群众的热情,让群众自愿参与其中。一要宣传新型农村社区的好处。新型农村社区的核心与实质还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20个字,同时又赋予了“两不三新”、“五个一体化”的新内容。“两不三新”就是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五个一体化”就是规划一体化、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就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要抓住百姓所需、所盼、所想来宣传,让群众知道住进新型农村社区以后从此就告别了传统的农村生活,在农村就能享受到城市的便利和舒适,过上“城里人”一样的日子,同时自己的“命根子”——土地权益也得到切实保护,免除了后顾之忧。二要宣传新型农村社区的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大力宣传全县的上官岗典型、江湾模式、杜岗经验、帅洼现象等,用县内这些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典型事例说话,唤起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从而引导群众相信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支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要宣传新型农村社区的扶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财政将加大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投入。今年市级财政安排引导奖补资金1亿元、县配套资金3000万元,主要通过以奖代补的办法支持农民建房贷款,支持试点加快建设。同时,在项目捆绑、政策倾斜、信贷支持、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规划怎么搞、社区怎么建”等问题必将迎刃而解。要通过宣传,增强群众参与的信心、决心和干劲,在全县营造良好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氛围,从而快速有效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三、“新型农村社区”之花要用“水分”来滋润——落实措施要素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有了机制保障、发展氛围,还要具体去落实。光山将突出“八抓”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是抓领导。就是解决谁来落实的问题。成立的全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具体负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相关工作、相关问题统筹考虑、统一指挥、科学决策。二是抓规划。坚持科学规划、规划先行、规划引领,没有规划的一律不建、没有审批的一律停建、没有特色的一律缓建。在规划时体现风格、体现风貌、体现光山特色,不硬性规定,不千篇一律,体现多样化、包容性的建筑风格。同时,区分平原、丘陵、山区的不同特点,不盲目求大,不搞一刀切,按照不同的辐射范围来规划建设不同规模的社区。三是抓示范。抓示范就是通过示范来引导和带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今年重点要抓好的10个新型农村社区中,筛选了泼陂河永济桥、净居寺扬帆、晏河河棚三个新型农村社区向市里申报支持。这三个示范点潜力较大、各有特色,泼陂河永济桥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是以现代农业和商贸经济为支撑;净居寺扬帆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是以特色文化和生态旅游为支撑;晏河河棚新型农村社区主要是以特色产业和工业潜力为支撑,河棚还是原撤并乡镇政府所在地。对于机构改革时已撤并的其他乡镇政府所在地,将充分发挥它们原有的基础优势、人文优势、地理优势、产业优势,一并列入下一步全县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点。同时,继续巩固、提升和完善上官岗、江湾、杜岗等一批老典型,力争使老亮点更闪耀、更出彩。四是抓建设。结合各乡镇实际,充分论证,广纳民意,积极探索有利于推进新型社区建设的模式。但不管是市场运作模式、政府主导模式、企业帮带模式、老板援建模式、政策扶持模式、自筹自建模式的一种或几种联合等,都要坚持政府的主导地位和村级组织的主体地位,新型农村社区只能是该社区辐射范围内的村民居住,收益归村集体,坚决制止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名变相搞房地产开发,坚决反对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机乱圈地占地、破坏耕地和损害农民权益。五是抓整理。整理就是土地复耕复垦。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最终目标不是多占耕地,而是多腾出耕地。要围绕土地整理做文章、做规划、做审批、做建设,把土地整理贯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程,坚持先建后拆的原则,确保到新型农村社区建房或购房的农户在规定时间内腾出老宅基地,并优先复垦为耕地,使耕地总量不减反增。六是抓产业。强化产业支撑,让农民有就业渠道、有生活出路,让社区有发展后劲和发展潜力。发展产业时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放大优势,结合新型农村社区所在区域的实际,着力打造一批粮食高产示范园区、无公害蔬菜示范区、生态养殖示范园区、文化旅游度假区;在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发展一批集加工、观光、度假、娱乐等于一体的农业试验园。通过抓产业,让农民就地就近实现就业。七是抓服务。一方面是各级各部门都要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供优质服务、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自身也要完善功能,在基础设施、物业管理、安全保卫、便民服务、集体收益等方面着力,使新型农村社区像城市社区一样规范操作、健康运行,全方位为社区居民服务,让农民住得实惠、住得放心、住得舒适。八是抓督导。研究制定考评细则,加强督促检查,科学考评考核,做到奖优罚劣、促进工作。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专职督查范围和县委、县政府“两办”的重点督查范围,把督导的过程变成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督出进度、督出形象、督出特色、督出效果。发挥县处级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变安排工作为督导工作,多到社区建设一线去协调解决问题,推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有效开展,在实践中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总之,有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有“阳光”、“空气”、“水分”的充分补给,我们有信心、有决心让新型农村社区之花在光山大地上芬芳吐蕊、绽放异彩,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