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的市委常委扩大会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要求全市上下从学明白、理清楚、求科学、抓具体入手,深入学习,认真谋划,积极推进,进一步形成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崭新局面。这既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我市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验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也是市委、市政府心系民生、着眼全局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必须顺应新阶段广大农民群众共享城镇化成果和现代文明、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盼,看高、看远、看重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这一战略基点,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多的投入,切实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抓上去,才能在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的“两不三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上走在全省前列,才能让农村农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有一个根本性的变革,并带动各方协调发展,和全国一起实现全面小康。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在促进“三农”发展上具有很大的突破性,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和“四两拨千斤”的效应,带动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新突破。我们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政策引领、规划科学、产业为基、就业为本、群众自愿”的原则,按照“科学规划先行、积极有序推进、重在破解难题、注重有机结合、完善工作机制”的总体思路,在扎实运作中积极推进。
一是科学规划先行。没有规划的盲目建设会带来很多后遗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一定要坚持规划先行,做到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尊重规律,尊重实际,尊重群众意愿,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权威性,并注意社区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有机衔接,符合县区、乡镇发展实际,做到“一村一特色”,防止千村一面、千篇一律。当务之急,是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总体规划及控制性详规、建设性详规和生产规划的编制实施进度,尽快把工作落实到“三不”和“一个不许”上来,即不让农民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不在没有基础设施的地方建房、不建没有经过规划设计的房子,不许在沿路乱建房子。在规划布局上,要在深入调研、摸清底子的基础上,按照有利于生产、生活方便、减少成本的原则,合理确定新型农村社区选址,统筹考虑社区布点、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完善,注重融入当地历史、人文、习俗、生态等元素,提高设计水平,做到建筑错落有致、面积大小适宜、外观美观大方、内部经济适用、基本功能完善、风格富有特色、着力彰显个性。按照“五化十通十有两集中”的基本标准,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功能,让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群众享受和城市居民同质化的公共服务。
二是积极有序推进。现在农村有不少违法违章建筑,说明农民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冲动,但是不合理的体制把他们束缚在那里,只能乱搭乱建、无序建设,要通过制度安排,使它变成“良性细胞”,有序转化为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动力。重点在抓好示范引领上下工夫。按照全市统一安排,今年重点抓好30个新型农村社区试点,重点破解好“规划怎么搞、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地从哪里出”四个难题,为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创经验、趟路子。按照规划一批、谋划一批、推进一批的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坚持试点先行、分步实施,各县区抓好不同区域、不同模式的典型示范,确保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十二五”末完成600个新型农村社区的目标圆满实现。在强化产业支撑上下工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不是简单地建几座房子,必须坚持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富民优先,以产业促就业,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现代农业,把居民就业和产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技能培训,搞好人员分流,实现多元就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增收,使老百姓能够在家门口有活干、有钱赚、富起来,在继续享受各种惠农补贴的基础上有租金、有股金、有薪金。每个新型农村社区都要因地制宜,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科学确定产业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好各项产业发展,通过培育支柱产业来扩大就业、拓宽增收渠道。在发动依靠群众上下工夫。要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市、县、乡、村要做好宣传,引导党员干部算好“三化”协调发展账、社区建设管理服务账、子孙后代生存账等大账,做到心中有数;引导群众算好收入增加账、成本节约账、生活质量提升账等小账,让群众了解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好处,从而不等不靠,自觉自愿参与。
三是重在破解难题。积极破解“钱”的问题,围绕多途径筹集建设资金,探索完善用好土地收益、整合项目资金、加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实行企业帮带社会捐建、加强公司化市场运作、引入社会民间资本的相关政策,建立起“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项目捆绑、金融支持、社会参与”的多元化长效投入机制。积极破解“地”的问题,围绕腾出来的土地怎么样分流、入股、节约利用、转化为建设用地进行探索,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把农村土地整理开发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探索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的路子。积极破解“房”的问题,围绕怎么把群众的房屋变成资产、让群众有恒产,探索完善新型农村社区的房产政策,解决好进入社区的农民房屋权属问题。积极破解“保”的问题,围绕社区群众的就业,探索完善加强就业培训、促进社区产业发展、人员分流的有效政策,特别是社会保障上,要本着“就高不就低”、尊重群众意愿的原则,让入住新型农村社区的群众享有城市或农村不同的低保、医保和社保,解除后顾之忧。积极破解“管”的问题,超前谋划,后续跟进,积极探索建立完善新型农村社区建成使用后的社会管理服务体系,集中为社区居民提供生产、生活、学习、娱乐、就业指导等全方位、多层次、一站式服务。
四是注重有机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更好地把握各个方面之间的内在联系,既要分项落实、又要通盘考虑,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不能顾此失彼,单兵突进。立足信阳实际,坚持“六个结合”,使之协同推进、互促互进,走出一条符合信阳实际、具有信阳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之路。与小城镇规划建设相结合,依托中心镇建设上规模、集聚度高的大社区、中心社区,以中心镇为单元推进城镇化;与农业产业化集群和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相结合,结合区域自然、经济、社会基础条件,综合考虑带动农户数量、生产规模、经济效益等因素,把全市八大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发展规划、650万亩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实施规划与600个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与出山店水库等重大项目建设和淮河滩区移民迁建相结合,依托灾后重建、移民搬迁、整村推进、城中村改造等项目,重新规划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有效解决土地、资金、就业、民生等制约社区建设的难题;与回归创业工程相结合,发挥信阳劳务大市、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多且返乡创业愿望强烈的优势,积极吸引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参与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来带动投入的增加;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规划建设农家乐等休闲度假功能区,实现社区建筑景观化、农业生产特色化、产业发展旅游化;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抓住信阳被列入大别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攻坚重点区机遇,抓好扶贫整村推进和易地搬迁扶贫,带动贫困群众向新型农村社区聚集。
五是完善工作机制。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任务艰巨繁重,必须以破难攻坚的精神状态,必须以高度的为民自觉,强化责任、建立机制、狠抓落实。建立完善领导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亲自包点,率先垂范深入一线,深入基层群众,靠前指挥,加强调查研究,加强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遇到矛盾不推诿,遇到困难不畏缩,当好表率。建立完善责任机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既要分工负责、又要沟通配合,形成推进合力。建立完善协调推进机制,按照省重点项目管理办法,对全市239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点项目,认真落实“半月报、月督查、双月推进、季度讲评、半年观摩、年终考核”的长效工作机制,加强重点督查、跟踪督查,确保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扎扎实实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