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黎昌政 皮曙初
近来,武汉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袁琨教授从医20多年不收患者红包,推辞不掉时就收下红包充进患者住院费里的事迹感动了江城,更感动着社会上千千万万的患者和群众。袁医生“仁心廉医”令人赞叹,而红包与医疗安全、医患关系的内在逻辑无疑更值得深思。
正常的医患关系是行医治病的需要,是医生和患者的共同期盼。患者生病应该得到及时正确的医治,医生则及时地救死扶伤,这是本职要求。广大医务工作者一直都把尽心尽力为患者服务当成工作职责,其辛劳付出也得到社会普遍肯定。
虽然送红包的情况相当普遍,但人们仍然相信这样一个事实:并非每一例成功的手术背后都有红包相伴。
做手术要送红包,其背后的原因固然复杂,但最根本的恐怕仍在于患者对生命相托的医生存在某种程度的不信任感,担心医生不尽职尽责,希望通过送红包让医生尽心尽力做好手术,从而换取一丝放心。
不过,生命科学异常复杂,医疗行为本身与风险相伴。手术本身绝不可能因送了红包就不再有风险。对医生不信任,试图以红包来保障手术安全,这不仅是患者的悲哀,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所不希望看到的。
为此,多一些科学认识,给医务工作者群体足够的信任和尊重,让医生能够在更为宽松的环境中行医,这才是保患者安全、让家属放心的根本办法。
当前,不少地方的医院和当地卫生管理部门都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对医生收受红包明令禁止,一旦发现严肃处理。不收红包、拒收红包正在成为医务工作者的普遍行为准则。袁琨教授和江城“小处方医生”王争艳等众多好医生,正是这方面进入公众视野的突出代表。
重建对医务工作者的尊重和信任,努力增强医患之间的互信和理解,正是化解医患矛盾、促进医患和谐、重建社会诚信的一把钥匙。
(新华社武汉5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