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雪峰)近年来,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依法推进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相关科普知识宣传等工作,取得可喜成效。
地震监测预报能力不断提升。我市现有信阳、潢川、商城三个地震监测台站,拥有数字化的测震、地磁、形变等监测手段,其中信阳地震监测台已成为国家测震基本台站、省属重点综合观测台站;新建12个地震宏观观测点,进一步加密了震情监测频度;配置了移动式地震监测仪器,为震情短临跟踪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坚持以震情为中心,严格值班制度,定期进行地震趋势会商,密切关注我市震情发展趋势。
震害防御能力不断增强。我市认真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依法行政,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支持城镇化建设,明确要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重大建设工程、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交通、能源、通信、特殊工程等建设工程以及学校、医院、幼儿园等人口密集场所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依据安评结果进行科学设防。
应急救援能力逐步提高。我市市、县两级政府分别成立了防震减灾指挥机构,制定了《地震应急预案》,并经常开展地震应急演练;不断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灾情速报网,保障灾情信息通畅快捷;参与了豫南地震快速应急联队并多次参加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开创了联合应急救援的新局面。
地震科普知识宣传不断深入。市地震局组织编印了《防震减灾知识手册》、《地震知识读本》、《地震来了怎么办》等宣传资料,制作了一整套图文并茂、浅显易懂的防震减灾知识宣传展板。在每年“5·12”防灾减灾日和唐山大地震纪念日,市、县地震部门组织开展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六进”活动,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以及悬挂条幅、发放资料、摆放展板等形式大力开展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群众防震减灾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