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某国有物业管理中心受贿窝案,终于在历时一年的司法调查后有了最终结果。近日,北京市西城区检察院反贪局检察官向记者透露,这家国有物业管理中心经理李牧及该中心下属某小区分部物业管理站站长刘军,因犯受贿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和有期徒刑5年6个月。
“去年此时,我们收到了反映这家国有物业管理中心经理李牧及该中心下属某小区分部物业管理站站长刘军,分别接受业务合作单位某保安公司负责人李某贿赂款合计数十万元的举报信。”该检察官告诉记者。
保安:这是物业管理的“行规”
2002年,李牧被物业管理中心任命为下属某小区分部的物业管理站长,由此开始了与某保安公司长达近8年的业务关系。
物业站和保安公司的合作关系很简单:物业站从小区业主处收取物业费后,按照与保安公司事先签订好的合同,每月从物业费中向保安公司支付保安费。这家国有物业公司领保安费的流程是:保安公司开具发票后,
由保安公司负责人或队长找到物业站站长在记账凭证承办人处签字;再去找某国有物业管理中心经理在审核人处签字;最后保安公司才能从物业管理中心财务处领到保安费。
表面看来,这个流程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对于一家员工不足50人且最大客户就是这家国有物业管理中心的小规模保安公司来说,这笔保安费是月初付还是月末付却具有着天壤之别。而要想得到对自己有利的付款日期,最重要的一环当然是找站长和经理签字。
据西城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介绍,开始保安公司负责人李某拿来发票找李牧签字时,李牧也能按制度规章的要求及时审批签字。但好景不长,李牧便开始以各种借口和理由拖延签字时间。李某经常会空跑一趟,这种情况持续了3个月。
2002年5月的一天,李某又带着发票来找李牧签字。不过,他这次带来的不仅仅是一张发票,还有物业管理的“行规”———李某表示他以后会按照物业站小区的保安人数,以每人每月
50元的标准给站长李牧好处费。
“开始李牧有些犹豫,但在李某反复表示这是‘行规’,‘如果有人不这样就是不懂事’之后,李牧半推半就地收下了钱。以后每个月,李某带来的除了发票又多了一个厚厚的装着现金的信封,李牧的签字速度果然又恢复了正常。”办案检察官说,2004年8月,李牧升任该国有物业管理中心经理一职,李某一看李牧从“财神爷”上升为“衣食父母”(保安公司的服务合同是一年一签或者两年一签)后,变得更加殷勤,不仅继续履行“行规”,还在过年过节进行“孝敬”。
刘军:保安数量不够“钱来凑”
李牧担任该国有物业管理中心经理后,刘军作为李牧的继任者,担任了这家小区分部的物业站站长。之前刘军一直在物业管理中心担任工长,平时连字都很少写,写得最熟练字就是自己的名字。
“在检察官案卷的笔录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连自己的名字都写的歪歪扭扭的。”西城区检察院的检察官说,在刘军担任物业站站长5年多的时
间里,国家出台了新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受的福利和待遇。这家保安公司在按照国家标准给保安人员缴纳“三险一金”后,利润便所剩无几,李某的日子开始不太好过了。
于是,李某经过筹划先是不声不响地减少了保安人数,后来又把合同中规定的保安“三班倒”偷偷变成了“两班倒”。可是这样的行为,只瞒得了一时。
刘军在某次例行巡查时发现值班的保安在睡觉,于是进行了调查,李某在背地里“偷工减料”的事就此暴露出来。当李某再一次带着发票找刘军签字时,刘军便主张按照双方签订的合同条款扣除一部分保安费。
刘军在说完这番话后,并没有立即执行,也没有向李某提出立即改正,只是说让李某回去好好想一想。李某回去琢磨的结果是———当他再次拿着支票出现在物业站站长办公室时,又带来了他所谓的“行规”。让李某“欣慰”的是,刘军接受了这个“行规”,像没事发生过一样在发票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检察官:缺少监督必然滋生腐败
这件案子还有段值得一提的“小插曲”。反贪局检察官进人对此案的侦查后,竟意外发现该物业管理中心的上级单位纪检组也收到了同样的举报信,并且在第一时间分别找李牧、刘军进行了调查、谈话。
李牧在谈话后,马上嗅到了危险的气味。他一边向纪检组承认自己的错误,表示愿意主动上交这些年来收的“好处费”;另一边则连夜找到已退休的老领导,求老领导在有关单位调查时说早知道保安公司给钱一事,同时还找到以前自己吃饭的发票找同事们签字,以证明收钱的确是用于公务开销了。
纪检组随后找到了李牧的领导和同事谈话,这些人也就按着李牧之前教的照着说了。最后纪检组收到李牧上缴的好处费,在按照他自己的标准算完后,上缴金额不足其涉案金额的二分之一。所以,在反贪局检察官突然出现时,他显得略微有些惊慌。但是他很快镇定下来,将之前准备好的那套说辞又搬了出来。为了驳倒李牧将受贿款用于公务消费的借口,反贪局的办案检察官进行了细致的搜证工作,终于将李牧在担任物业站站长和物业管理中心主任这8年的时间里,所有报销过的财务凭证进行了细致梳理和分类,从这些财务资料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李牧报销过所有涉及到公务的费用。
(文中涉及人名均为化名)(摘自《法制日报》邹慧 赵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