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省第九次党代会对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加快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近年来,我市按照“低碳、绿色和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的思路,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日益繁荣景象。然而,记者在浉河区浉河港镇黑龙潭景区采访时,却发现这个著名景区“白色污染”严重,而景区内竟然没有一个管理人员。

黑龙潭瀑布是我市浉河区龙潭风景区主要景点之一。景区由上中下三潭组成,其中一潭、二潭相距400米。二潭瀑布高26米,上口宽12米,下口宽15米。瀑布地处两山之间,每到汛期,瀑布飞玉溅珠,气势壮观。2000年被浉河区列为环湖旅游开发区。

5月5日,阳光灿烂。是日上午10时许,记者一行5人从马家畈潭口出发,沿着溪流而上,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跋涉,记者绕过“老鹰嘴石”,穿越“韭菜爷”,向右不足百米,就来到黑龙潭景区的“一潭”。“一潭”是整个黑龙潭景区的重要景点之一。景区四面环山,瀑布在一个有着45度角的峡谷内,远远望去,景色十分壮观。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景区内,其潭口处不足10米就看到堆满了已经喝过的啤酒瓶,在酒瓶右侧,则是一堆废弃的“白色污染物”,此处到处散落着塑料制品,而在潭口左边水面上则漂浮着一层薄薄白色泡沫。在“一潭”北面的一处沙滩上,十余名信阳师范学院的男女学生,三个一堆,五个一群,正在举行“野外午炊”。只见学生篝火旁边堆着一堆堆干柴,及学生们自带的方便面和蔬菜。见记者采访,该院物理电子工程系大一学生甘华田站起给记者打招呼。他告诉记者,他们是学院的环保自愿者。在这里看到这些“白色污染”物,也是十分气愤,“这么好的景区,如果任白色垃圾侵蚀,我们将无言面对世人。”当记者问及野炊后是否要行动时,他说,野炊后,我们将尽我们的力量,带走一部分残留的“白色污染”物。今后,我们还将继续组织更多的环保自愿者,来景区清理“白色污染”。告别这些学生,记者又沿崎岖的山路,行20分钟,来到“二潭”,即黑龙潭。在黑龙潭挤满了旅游观光的旅客。记者粗略算了一下,仅潭区内就有30多人,这还不算正沿着陡峭山路正往这里行走的游客。在一池碧水的瀑布面前,看到如此多的游客,记者着实为魅力信阳的旅游事业发展而感到欣慰。但看到黑龙潭四处散落的“白色污染”物,又让记者担忧:从“一潭”到“二潭”不足400米路程,但山路两边,随处可以看见“白色污染”物。而在黑龙潭的碧池中的“白色污染”物,更是随处可见。在黑龙潭,记者采访了来此旅游的信阳师范学院数学系大二学生侯浩亮,这位来自平原的学生告诉记者:“我们那里根本看不到如此美丽的山水,然而这么好的山水,如果不注重保护,不注重管理,不注重可持续开发,长此以往,到几十年后,我们就可能再也看不到这样的风景。”他告诉记者:“作为学生我们有责任保护大自然赐给我们的自然资源,同时,我也希望借贵报一角,呼吁来此旅游的客人,在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幸福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川流一曲抱,峭壁万年开;白石传杯坐,青天送月来;蛟龙亦自舞,鸥鹭当相猜;谁识仙潭上,天公此钓台。”聆听着明代“前七子”何景明观黑龙潭写下的名曲,面对着潭内“白色污染”,如果我们的职能部门再不注重景区的可持续开发和管理,那么我们还有什么颜面面对我们的先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