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茶的起源,我认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一是茶树的发源,二是茶字的字源,三是饮茶的起源。只有从这三个方面来研究,似乎才能比较完整地理解茶的起源。
首先,关于茶树的发源。早在1200年前茶圣陆羽在他所著的《茶经》第一节就讲:“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其树如瓜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薇,实如栟榈,蒂如丁香,根如胡桃。”这里,陆羽不仅讲茶树是生长在我国南方的嘉木,并且还对其作了具体的描述。1753年,瑞典皇家植物学家林奈在编著《植物种志》一书时,用中国提供的茶树标本,把茶树的学名定为“中国茶树”。中国是世界茶树的故乡,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1824年,英国军人勃鲁士在印度东北阿萨姆的地方发现了大茶树,便公开宣称印度是茶的原产地,英国的植物学家勃莱克等人也附和此说。由此,掀起了一场关于茶树原产地的讨论。荷兰的植物学家科恩司徒于1919年又提出了大叶种茶树原产于印度,小叶种茶树原产于中国的“二源论”。到了1935年,美国的植物学家威廉·乌克斯则提出了凡自然条件有利于茶树生长的地区都是原产地的“多源地”主张。各种是法不已而足。所有否认中国是茶的原产地的理由说中国没有发现大茶树的报告。其实,陆羽的《茶经》早就报告的很清楚了。二十世纪以来,我国又先后在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湖南、湖北、福建、安徽、山西、河北等省198个地区,均发现了野生古茶树。在云南澜沧江两岸发现的野生茶树,树龄最长的达3000多年。中国是茶树的原生地已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植物学家和茶学家的共识,少数人因不同的原因用虚无主义的态度对待它,并不影响中国是茶树原产地的定论。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信阳发现的野生古茶树。2003年7月,鸡公山风景管理区开展资源调查时,发现了李家镇旗杆村大茶沟一带的野生古茶树丛;2009年4月,信阳市文物局对大茶沟的古茶树进行了普查登记。其中最大的一株位于大茶沟南端海拔671米的悬崖处,该株高4米多,根部周围长94厘米,是一株灌木型小乔木类的“山茶科柃木茶”。
全国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古茶树,那么,哪个地方才是茶树的发源地呢?国内的学者对此也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这么几种说法:一是云南说,认为云南的西双版纳一带茶树资源丰富,存在有大量的原生的茶树种类;二是西南说,认为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原产地和茶叶的发源地,这一说法不仅把云南放进去了,四川也在其中;三是四川说,这一说法认为四川不仅发现有古老的野生茶树,而且历史记载四川居民饮茶也是最早的;四是川东鄂西说,持这一观点者引用陆羽《茶经》:“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说巴山峡川就是现今的川东鄂西,唐代就有古老的茶树,这一带理所当然是茶树的发源地。
其实,我们没有必要再去争论国内哪个地方是茶树的原生地。研究茶的原生地不与饮茶的起源和“茶”字的字源联系起来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在远古时期,我国肯定不只一个地方有自然的野茶树存在。就拿信阳来说,鸡公山大茶沟发现的野生茶树也绝非偶然。2009年在息县淮河河床发现的商代早期独木舟所用的树种,经专家测定是现在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省一带的母生树。3500年前,息县的先民不可能跑到西双版纳或海南伐树造船,这说明很早以前,中原一带的气候属热带气候,有大量的热带动植物在这里繁衍生息。如果没有大象在中原活动,河南省也就不会简称为“豫”。这里当年也和现在的西双版纳一样,有着丰富的野茶树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气候的变化,这里的野生茶树在不断的变异或消失,鸡公山大茶沟的“山茶科柃木茶”应是信阳历史原生茶的续生遗存。信阳也应是茶树的原产地之一。
其次,关于“茶”字的字源。陆羽在《茶经》茶之源一节讲的意思是:茶字,从字源上说,有的从属草部,有的从属木部,有的并属草、木两部。茶的名称,一叫做荼,二叫做槚,三叫做蔎,四叫做茗,五叫做荈。
这里,陆羽总结了唐以前茶的不同名称。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同叫法呢?分析原因有四:一是最初作为野生状态的茶不是哪一个人在某时某地发现并利用的,而是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时期发现的,叫法不同也就很自然了。二是茶树的品种很多,有些品种的外形差异很大,叫法不同也属正常。三是茶本身也是一种中药材,而绝大多数中药材都不止一个名字,如金银花,又叫双花、二花;贯众又叫贯来、渠母、贯中、伯芹等,一物多名,不乏其例。四是我国的文字经历了一个漫长的由少到多的生成发展期,在早期的生成发展中,既存在着文字少不够用,常有借用的情况,也存在着不同的地区在一些字形、字音、字义上的不同,正因为这样,才有了秦始皇的统一文字。遗憾的是茶在秦代文字大统一中未能入围,这也说明了茶在当时还处在人们的认知阶段。
茶的几种叫法,最早的当数“槚”字。“槚”字始见于《尔雅》:“槚,苦荼”。“荼”字首见于《诗经》。《诗经》成书于公元前七世纪,该书《豳风·七月》篇有这么两句诗:“采荼薪樗,食我农夫。”意思是说挖来苦菜,砍下柴禾,供我生活。这里“荼”的字义指的是一种可食用的植物,即苦菜。后来郭璞在其所著的《尔雅·释木》中解释“苦荼”:“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在这里,“荼”就不仅仅是指一种苦菜,而是指“茶”了。到了南北朝时期,《神农本草》中“荼”作茶用的指向就十分明确了:“荼生益州,三月三日采。”由此可见,“荼”在古代是个多义词,是茶的借用字。
关于“蔎”字,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义:“蔎,香草也。”蔎的本义是指有香味的草,因为茶有香味,因此在一些地方,古人也用蔎来借指茶。西汉晚期的哲学家、文学家,执戟官杨雄在他的《方言论》中记载:“蜀西南人谓荼曰蔎。”杨雄是成都人,所记当实。时至今日,四川西南及云南的一些地方,仍然饮茶叫蔎,这已成为当地俗语。
关于“茗”字,按照陆羽《茶经》中的说法,这个字首见于《晏子春秋》。《晏子春秋》是一部自传体性质的书,但是它不是齐相晏婴本人所撰,而是后人辑其事成书。陆羽在《茶经》中引用《晏子春秋》的语句:“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茗菜而己。”意思是说晏婴身为齐相,生活俭朴,吃的粟米和禽鸟蛋品,粗茶淡饭。查阅《晏子春秋》,陆羽引书有误。《晏子春秋》原文为:“炙三弋五卵苔菜而矣”,不是“茗菜”。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茗字列为新附字,说明“茗”字的面世时间不长,不可能首见于《晏子春秋》。据《魏王花木志》载:“嫩叶谓之茗”;《尔雅注》说:“早取为荼,晚取为茗”,讲的都是茶的嫩叶谓之茗。《桐君录》也讲:“西阳(今河南光山)、武昌、庐江、晋陵(今江苏武进)好茗,皆东人作清茗,茗有饽饽之宜人。”这里又讲到了信阳出好茶。从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看出,“荼”作为茶的借用字是对茶的统称,而“茗”已是专指茶的嫩叶了。唐代以后,茶、茗并称,已没有什么区别了。
关于“荈”字,首见于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司马相如,是著名的文学家,曾做过皇帝身边的近臣,但此人不慕官爵,没有把功夫下在当官上,而是热衷于做学问,留下不少千古文章。在《凡将篇》一书,司马相如提到十九味中草药,而“荈诧”是其中的一味。《尔雅注》:“荈、蜀人名之苦荼。”“诧”字在古代是和“荼”相通的,“荈诧”就是荈荼,都是指茶,只不过荈是特指迟采的茶叶。司马相如把“荈荼”作为一种中草药,这说明茶在当时还处在“混用”时期,还没有成为一种独立的饮品。到了东汉以后,茶为饮用的功能才逐步取代药用。
茶字是从荼字转化而来的。据相关资料记载,南北朝至唐初,有人就将“荼”字读作“茶”音,“荼”就成了多音字。将“荼”字去掉一横,使其形、音、义同改,是唐高宗李治显庆年间的事。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因反对李治立武则天为后而遭贬斥,遭贬后的长孙无忌没什么事,就和苏恭等人为李绩的《唐本草》加注,就是在这部书中,“荼”字被去掉了一划,荼茶两字分明,字、音、义同改,“茶”字作为一个新生字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但是颁旨全国通用这个字是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年间的事,到陆羽著《茶经》时,茶字的使用才逐渐多了一些。但由于当时文字传播渠道的限制,茶字的出现并没有很快取代其它的代用字。例如:据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的实录编纂官杨士奇的记载,从七世纪中叶到九世纪初,所有写在唐碑上的茶字都还是借用“荼”字。只是到了晚唐时期,除茗字外,所有茶字意义的代用字才都改用茶字。
第三,关于饮茶的起源。这个问题是探讨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饮茶的。人们什么时候开始饮茶与茶是什么时候进入人们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人们什么时候开始饮茶,探讨的是人们何时才把茶作为一种饮料的;茶是何时进入人们的生活,探讨的是茶作为一种植物最早是怎样被人们利用的。可以肯定地说,茶作为一种植物被人们利用远比作为一种饮料早的多。
茶作为一种植物,最早是怎样进入人类生活的,茶学界争论颇多。一种观点认为茶最早是以药用价值进入人们生活的。依据是《神农本草》有记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这种观点在茶学界乃至民间被不少人所接受和传播。神农氏是我国古代的三皇之一,即炎帝,他生活的时代,人类还处在史前文明阶段,那时人类的任何活动都不可能有文字记载。关于《神农本草》,历代考证都没有明确结论,一是书名分不清:《神农本经》、《神农本草》、《神农本草经》;二是写作年代说不清;三是作者是谁搞不清。有学者综合史料分析:书名应为《神农本草》或《神农本经》,《神农本草经》应为后人增集,《神农本草》成书年代应在战国时期。神农所代表的是一个时代,尝百草也绝非一人所为。但从科学的角度讲,日遇七十二毒都能用茶而解是不可能的。古代关于茶的药用功能的记载的确不少,如茶能益思、明目、醒酒、助消化等。如果药用说成立,茶进入人们的生活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
茶是否因为具备一定的药用价值而最先进入人们的生活呢?持食用观点的茶人说不。食用说认为,在采集农业时期或种植农业早期,由于食物匮乏,人类曾经把茶树的叶子作为充饥的食物,而且是在食用茶叶的过程中发现了茶叶的药物功能。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茶最早是以食物形态进入人们生活的。如果是这样,茶进入人们生活的历史则更早。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茶最早是作为祭品进入人们生活的,甚至把它发展到饮用分为几个时期:“①从神农时期到春秋前期,作为祭品;②从春秋后期到两汉初期,作为菜食;③从西汉初期到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④从西汉后期到三国,成为宫廷高贵饮料;⑤从西晋到隋朝,逐渐成为普通饮料。”并指出这是茶在各时期的主要作用,并且还互相交错。这种观点把茶进入人们生活的时段具体化了。
茶进入人类生活应当是一个渐进的、复杂的历史实践过程。说它是渐进的它绝不是以单一的方式(或药用或食用)直接进入人们生活的;说它是复杂的,它进入人们生活的路径可能是多样的,过程是曲折的;说它是历史实践过程,它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被不断认知的。应当肯定,茶是在其野生状态下进入人们生活的。我国能够生长野茶的地方很多,在采集农业时期,凡是有人群活动的野茶生长地区,野生茶都有可能被人类采用。或许甲地的人们采野茶以食用,乙地的人们采野茶以药用,丙地的人们采野茶以饮用等等。在整个人类的史前时期,由于缺乏信史可考,究竟最初茶是怎样进入人们生活的,谁也无法说得清。但是,到了秦汉时期,人们经过漫长的实践和总结,认识到茶的作用并不在食用或药用上,而是用来饮用养生效果不错。为了使这一功能达到最佳效果,人们学会了把茶叶同其它植物的果实或根叶茎混同煮饮。从有关文字记载和文物发掘表明,秦汉时期茶就逐渐成为贵族阶层的养生饮用品。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梳理一下:首先应当肯定,中国是世界茶的原产地。茶作为一种植物形态很早就存在于世了,但是人们对茶的认识和利用则是很晚的事。从采集农业至春秋战国时期,茶在人们生活中的用项不是单一的,人们在用茶的过程中了解了茶,认识了茶,将野生茶从自然采集过渡到人工栽培采集;秦汉时期,确立了茶在人们生活中的饮用养生功能,但在饮用形式上往往将茶叶与其它植物或植物的果实混同煮饮;隋唐时期,随着人们对茶的饮用功能的普遍认同,茶才真正成为一种独立的饮品。探讨茶之源,我们不能把茶树的起源作为茶之源,因为茶树的起源比人类的起源要早几千万年,那时茶树仅仅是一种无名的植物而存在着;也不能把人们最初对茶的利用作为茶之源,因为那时茶还是一种同物异名的植物,人们对它的利用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茶,而是在利用一种植物;那时它在人们生活中的饮用功能尚不明确,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既无“茶”字也无“茶”音。固然我们不能以茶字的出现来评判茶之源,但以人们对茶的饮用功能的认同时段来考证茶之源,应当是合理的。因此,把茶的起源拟定在秦汉时期是比较符合历史实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