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马保群)4月23日至26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田自强博士一行15人来到我市,深入小浉河、谭家河、董家河等5条入库支流和一级保护区进行实地调查,并于27日上午召开南湾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座谈会。市政府副市长张明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上,张明春指出,随着信阳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增加,控制污染排放难度加大,南湾湖生态环境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这次邀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们来我市实地调查,对南湾湖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进行指导,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南湾湖水源的保护机制问题、政策问题、措施问题和规划问题,各相关单位要针对突出问题,深入分析南湾湖生态安全影响因素,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措施,努力把南湾湖水环境质量和流域生态保护工作抓得更好。
张明春要求,各相关单位要加大宣传水源保护的工作力度,设立广告宣传牌匾,增加宣传设施,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从坚持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高度,借助好这次平台,借力发力,多管齐下,再次掀起保护南湾水、热爱南湾水的热潮,做到“保护饮用水源,人人有责”。要突出重点,把整治污染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以种植茶叶为主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进行综合整治,大力寻求替代化肥、农药的技术措施,学习推广外地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切实维护好南湾湖流域水环境安全;继续开展对谭家河畜禽养殖业的污染综合治理,采取关闭、拆迁、转产等措施,创造条件,寻找出路,以强制政策为出发点,以柔性政策推动产业转移,形成产业集聚,达到不伤害农民而富裕农民的目的。要标本兼治,采取政府主导、重点突出、全面推进、按小流域分步实施的战略,依据国家及市政府出台的相关法规和条例,成立综合执法部门,建立湖泊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全面抓好工业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逐步实现库区以饮用水安全为主的库区环境质量的改善,打造出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道路上的亮点,争取5年时间达到试点工作绩效目标,促进湖泊流域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