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未艾的标准化生态茶园。本报记者 赵雪峰 摄 |
□本报记者 向 炜 赵雪峰
俗语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生有七雅,琴棋书画诗曲茶”。不论俗也好、雅也好,都与茶密切相关,茶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消费品,市场发展空间很大。
除了信阳毛尖和信阳红这两个茶业品牌之外,信阳茶产业发展的链条还能延伸多长?信阳的广大茶乡、茶企业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及有志之士都在思考。
老典型琢磨新思路
罗山县潘新镇的“薮北茶”可以说是信阳茶的老品种了,在过去8年时间里,申林公司在有志之士潘万勇的带领下,茶园已由原来的200亩,发展到现在的2.6万亩,年产值1.5亿元。同时,辐射带动周边3个乡镇5个行政村的3000多农户发展茶叶种植。茶园全部按农业产业化及生态茶园的标准开发建设,并按绿色有机茶的标准进行管理,公司生产的“申林薮北”屡次摘得世界绿茶行业大奖。
“茶产业的大发展带来了茶文化的大繁荣,这是个必然的趋势,茶产业发展链条正在这里得到拉长和延伸。”潘新镇党委书记江燕如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这几年,我们潘新镇和申林公司都在为尝试拉长特色产业的链条作出积极的努力。”
据介绍,为拉长特色产业链条,潘新镇充分利用茶园的立体空间,围绕茶产业发展生态养殖业,盘活申泰养殖公司,规划年出栏10000头生猪。建设大中型沼气池,引进沼气发电技术,发展生物能源产业。计划引进示范“猪—沼—茶”生态农业模式,提升循环能力,把生猪养殖、环保农业、茶叶种植纳入系统的产业链。在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为激发茶文化活力,潘新镇积极筹建集茶叶生产、生态旅游观光、茶艺表演于一体的申林茶韵园,以申林茶基地为依托,以申林茶文化游为载体,把申林茶基地打造成继何家冲红色游和开武信叶路农家游之后,集休闲游、茶艺表演、水上娱乐、茶园风光体验于一身,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游新亮点。开发乡村游,融入信阳红色旅游圈。
同时,申林茶业公司正在谋划绿茶粉项目和茶食品系列,联手有关食品加工企业,开发茶叶饼干、茶叶面条、茶叶保健品。申林茶业公司已经明确提出:在3年规划内,把公司建成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销售、茶文化茶食品茶饮料研发、生态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将薮北茶生态示范园面积发展到30000亩,实现年产薮北茶300万斤,产值3亿元的目标。
“我们的想法是通过拉长茶产业链条,让更多的群众从事薮北茶生产及发展相关产业,并从中获得丰硕回报,带动地方经济飞跃发展。我们正高标准建设申林公司豫南茶叶配送中心,逐步把申林公司打造成集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聚集人才和土地流转、文化旅游等于一体的综合性龙头企业。”江燕如向记者说这话时,语气里有掩饰不住的激动:“潘新的茶产业链条延伸后,必然会做大做强,必将让这方百姓更加幸福美满。”
(下转第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