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建大型油茶基地场景 |
核心提示:
对于全省5个油茶种植县来说,光山县致力打造“全国油茶北缘强县”,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生动典型。他们结合实际,抢抓国家发展油茶产业的大好机遇,积极作为,计划用10年时间建成30万亩油茶基地,带动17万户农民致富。为此,他们在思路上,由“麦油间作”向“油料上山”转变;在机制上,由“松散生产”向“集约经营”转变;在措施上,由“人种天养”向“兴改并举”转变;在布局上,由“单一经济”向“现代产业转变”,努力探索一条“油茶富民”之路。
□本报记者 王 博 通讯员 张思胜
在全国16个油茶生产省的642个县中,光山县是我省种植油茶的5个县之一,也是全国北纬30度以上少有的油茶种植县。
2008年以来,该县抢抓国家发展油茶产业的机遇,围绕打造“全国油茶北缘强县”的目标,注重转变,兴茶富民。几年来,全县油茶面积发展到7万亩,其中新发展油茶5万亩,低改老油茶近2万亩,培育油茶良种嫁接苗达1500万株,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新兴油茶产业,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国家“十一五”林业科技支撑计划“油茶可持续丰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研讨会和检查验收会相继在该县召开,其成功经验被2010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大会推广;光山县先后荣获“全国油茶科技示范基地”、“全国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县”、“国家级油茶科技示范林”等称号。该县县委书记文宗锋深有体会地说:要想又好又快发展油茶,关键在于思路、机制、措施、布局上的有机转变。
思路——由“麦油间作”变“油料上山”
全县计划10年新发展油茶30万亩,农民种植5亩油茶可年收入2万元
笔者近日驱车出光山县城南5公里便进入该县油茶基地的核心区。正值春暖花开的时节,车窗外忽浅忽深的绿色变幻着跃入眼帘。
近看更觉绿意深。连绵起伏10多公里的水泥山路两旁,不时看到“万亩油茶示范基地”、“光山县林业局科技示范项目”、“国伟生态有限公司槐店油茶基地”等标识牌,一垄一垄的油茶树盘绕着大小山头。
该县林业局局长王淮介绍说,油茶核心区的面积达5万亩,新种植的油茶有的已经开花结果,去年全县仅低改的老油茶茶油产量就达到50万公斤,创历史新高。实践证明,实施“油料上山”是对传统“麦油间作”方式的有效转变。
顾名思义,光山县是个山区县。据1990年出版的《光山县志》记载,该县的丘岗和浅山区面积达175.7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63.9%,拥有各类树木247种。该县曾多次被评为国家、省、市林业先进县。
同时,该县也是油料生产先进县。长期以来,该县主要靠“麦油间作”的方式生产油料,高峰时达到麦油面积对半,这样一来,就出现了“粮油争地”的困局。
破解这一难题的契机得益于《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的出台。经过论证,油茶树耐旱抗贫瘠,为丘岗浅山区增产增收提供了先天条件;同时它又是一次种植多年受益,省时、省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适宜千家万户种植;在市场上,每吨茶油价格达到6000元,农民种植5亩油茶年可收入2万元,是种粮收入的6倍。此项目,不仅能够让地于粮,而且能够解决长期以来林业产业效益低下的问题。
2008年,该县抓住国家油茶产业发展的机遇,制定了“油料上山”的30万亩油茶发展规划,计划用10年时间打造“全国油茶北缘强县”,同时提出了油茶富民计划、健康用油计划、科技增收计划,力争实现油茶3年见花、4年见效、5年丰产的目的,带动17万户农民致富。油茶,成了该县的新宠。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