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周英峰
全国纠风工作会议13日在京召开,会议对今年的纠风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老问题纠而复生,新问题时有发生,这是当前纠风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对于各地区各部门而言,纠风工作容不得半点懈怠,必须既打好“持久战”,更打好“攻坚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纠风工作,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近年来,通过专项治理和制度建设,一些不正之风得到纠正,一些突出问题得以解决。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征地拆迁、公路“三乱”、涉农、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等原有纠风领域的治理成果还不巩固,一些部门、行业向企业和群众乱收费的新情况新问题又不断出现。与此同时,一些不正之风正逐步从个人行为演化为政府、团体行为,甚至披上了合法外衣;一些不正之风从明向暗转变,隐蔽性更强,纠风工作任重道远。
不正之风侵害的对象是国家、集体和广大群众,蔓延甚广,危害极大。对党员干部来说,它是一种“腐蚀剂”;对干群党群关系而言,它是一种“离心剂”。实践表明,不正之风往往与腐败只有一步之遥,有些不正之风背后就是隐藏着腐败行为。因而,从减少和预防腐败、巩固党执政根基的大局考虑,纠风工作必须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往前推进,必须以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纠风工作要实现根本性突破,必须解决深层次问题。在多年不懈努力下,纠风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缺乏管得住又管得久的政策措施,不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一些部门和人员就会钻法规制度的空子,有的部门规章制度甚至会成为不正之风的“保护伞”。
不正之风实际上就是公权私用的结果,因此纠风工作要从“扬汤止沸”的权宜之计中走出来,必须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把该由社会、市场支配的权力还给市场主体、中介组织和公民个人。必须大胆进行制度创新,把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限制在法规制度范围内,防止权力的滥用。必须完善体制和机制,加强对行政权力运行过程的有效监督制约,实现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必须建立起科学规范的问责机制和考评体系,切实使纠风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新华社北京4月1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