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 梅
余业英
张 锐
李庆芝
何若海
芦亚萍
赵树桥
李清春
王玉琳
朱时忠

叶 梅

息县人民医院内三科主任。

从医十几年来,一直辛勤耕耘在临床第一线,以“尽合理的保护和利用医疗资源,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为宗旨,服务于病人。她参与完成的《多巴酚丁胺负荷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和《甲状腺素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分别荣获了2000年、2002年信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急性胰腺炎患病率明显增多,治疗费用高,复发率及并发症高。她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使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医疗费用最大限度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并发表了相关论文。

2003年在第三军医大学进修学习期间,她致力于科研,参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总结了“POEMS综合征”这一罕见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了论文,并荣获“优秀进修生”称号。

梅本着“预防为主”的理念,在病人及周围人群中不断进行健康教育。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高,2010年她率先在医院成立了专业学科,并定期向社会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和义诊活动,为地方公共健康事业的预防保健工作尽心尽力。

余业英

息县人民医院儿科护士长。

所谓“三分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不但技术要求高,且责任风险大。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从不退缩,从事护理工作30年来,她视病人如亲人,用真心和爱去守护“白衣天使”这一圣洁的名称。尤其是调入息县人民医院儿科后,她勤学苦练,业务能力十分过硬,熟练掌握了头皮静脉穿刺、留置针的使用、小儿肌肉注射、灌肠、物理退烧、氧疗、吸痰等护理技术,在摸不到血管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地进行静脉留置。在护理工作中,她主动与患儿交流,安抚鼓励患儿,真情呵护、用心护理。通过一次次的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及时送检。在为患儿进行输液穿刺的过程中,她总能“准而快”,极大减轻了患儿穿刺时的痛苦,被同事和患儿家属亲切地称为“余一针”。

作为护士长,她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科里病人多时,她坚持中午和护士一起值班,经常下午一两点钟才吃上中午饭,并在节假日多给自己排班。遇到危重患儿时,她总是随叫随到,积极参加抢救,用精湛的医术和拳拳爱心书写着一个普通护士不平凡的人生诗篇。

张 锐

息县疾控中心接种门诊护士。

疾控中心接种门诊,主要是为婴幼儿提供预防接种服务。为了做好预防接种工作,她总是做好接种前准备,接种时配合好,接种后观察好,确保接种疫苗时不出错,避免了接种后异常反应和不良后果的发生,从未发生过错种现象,从未与儿童家长及受种人员发生过纠纷。

2011年夏季的一天,她正准备下班时,来了一位被疯犬咬伤的老太太,她立即对其伤口进行了清洗消毒,当医生为其开处方时,才知老人由于走得匆忙,身上带的钱不够。当看到老人眼中充满担心时,她及时对老人进行安慰,以避免由于情绪激动影响伤情。然后,为老人垫付了疫苗款,取出疫苗后,及时为老人进行预防接种。接种时,老人由于担心加上药物作用,出现了晕针现象,她又急忙将其扶到休息室,为其端来一杯糖水喝,并陪伴其身旁安慰照料。当老人的子女闻讯赶来时,老人已经恢复了正常。

李庆芝

息县妇幼保健院总护士长。

作为护士长,她深深懂得,护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医院的形象和经济效益,因此,她始终恪尽职守,率先垂范。由于科里护理人员少,工作中她从来不讲分内分外,所有手术患者的巡回工作全部由她一人承担,深夜回家,或是在睡梦中被叫醒已是常事。带领全疗区护理人员高标准、创造性完成各项医护任务,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受到了广泛赞誉。

二十多年来,她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感情都投入到工作中。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她的身体越来越差,经常腰疼,有时走路都困难。经检查发现是腰间盘突出,但她带病坚持工作,没请过一天假,以顽强的毅力监守自己的岗位,坚守在护理工作第一线,经常常是一见到病人,就忘了自己是病人。

何若海

息县第二人民医院内二科病房住院部副主任。

从医十多年来,他奉行“医者,先做人,后行医”的思想,始终坚持以德行医、廉洁自律、抵制不正之风,拒收患者的红包和请客吃饭,并力争把病人的费用降到最低限度。不少病人纷纷送来锦旗和牌匾,表达感激和敬佩之情。

为了精通业务,担负起救死扶伤的重任,每天呆在科室的时间长达14小时,爱人抱怨他把家当成了客栈,儿子说他变成了“工作狂”,除夕夜,他也是和病人一起吃的年夜饭。

对那些贫困患者,何若海建议科室对他们的住院费或诊疗费给予减免或适当照顾。有一位姓路的老先生,肺癌晚期,骨瘦如柴,为了省钱看病,老人有时靠吃方便面充饥。他知道后把乡下亲戚送的鲫鱼拿给老人,让老人补充营养。去年中秋节前,他接诊了一位到息县探亲的王老太太,冠心病发作住院,由于子女忙于公务,他就充当“家属”,每天除了给她诊治病情,还要给她提水、喂药,经过20多天的治疗,老人的病情好转并出院。中秋节,老人为了表示谢意,亲自上街给他买了盒月饼,托人专门从长沙捎来。何若海把月饼分给同事们,而把月饼盒悄悄珍藏起来,在他心里,这份“回报”比“金子”还重。

芦亚萍

息县妇幼保健院妇科主任。

从医26年来,她一直从事妇产科医疗工作,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孜孜不倦用心血和汗水把诚挚的爱化成点点滴滴的甘泉,播撒到病人心里。

2002年,她刚担任妇科门诊主任,便积极改善就医环境,规范诊疗程序,实行诊治分开,告别了“诊治一张床,诊疗二间房”的落后条件,避免了许多不该有的医源性交叉感染。2003年,她率先开展了宫腔镜检查新技术,使许多子宫出血、不孕症病人有了更好的直观的检查方法,功血及黏膜下肌瘤病人得到微创治疗;使输卵管性不孕病人成功怀孕,圆了许多不孕症家庭的宝宝梦;妇科腔镜手术的开展则填补了全县妇产科空白。

2005年,她又带头开展宫颈癌筛查(TCT)并相继开展阴道镜——LEEP刀治疗,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实行规范化的“三阶梯”诊断。6年来,共TCT筛查8000余人,确诊宫颈癌30例。宫颈癌前病变686例,均得到了早期治疗,有效预防和控制了宫颈癌的发生,为广大妇女身心健康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近年来,又开展无痛全程可视人流技术,降低了患者痛苦及手术并发症,改革了中孕引产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果。

赵树桥

包信镇卫生院门诊部主任。

2010年9月的一天,一位农村老太太剧烈腹痛,经腹部透视诊断为上消化道穿孔,需急诊手术治疗。陪老太太来的只有她儿媳和一个年幼的孩子,身上也没带多少钱。他立即给病人办理住院手续,连夜急诊手术,并垫付了所有药费。术后第3天老太太的家人才从外地赶回,这时病人已转危为安。

2011年9月,被调到门诊部工作,负责全院医疗质量和综合支付管理工作。在他的带领和督促下,卫生院积极完善了首诊医师负责制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规范了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合理使用抗生素,积极开展了护理“三基三严”训练,上任以来,该院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

李清春

项店镇李楼村医生。

卫校毕业后,为解决乡亲看病难的现状,他怀着对卫生事业的挚爱,回到李楼村,这一干就是32年。

他体恤村民之不易,急村民所急,处处为病人精打细算,规范用药,把有限的医疗资源用到必要的医疗服务中去。有时乡亲患了重病需转诊治疗,他就主动联系熟人或陪同,每次送病人,他总是安排妥当后才返回。

2007年他自筹资金在李楼新村建起了360平方米的卫生室,配备了厨房、供水设施等,极大地改善了就医条件。卫生室在完成正常的医疗工作外,还承担着李楼村敬老院五保老人的保健工作和残疾人康复工作以及全村的新农合工作,他为群众的健康尽心尽力。

王玉琳

王玉琳

曹黄林乡卫生院妇产科主任。

她三十多年如一日,奋战在临床一线,从没发生过一例责任技术事故和差错。从湖北来息县打工的杨菊花,由于中度营养不良,婴儿出生后体重不足2公斤,她就精心地照料她们母子,经过半个多月的调养,母子康复出院。

2010年的夜晚,一位叫李玲的产妇体症非常不佳,经检查是高危妊娠症、难产,此时要是转院,途中十分危险,意外随时有可能发生。于是,她立即与同行会诊,拟定出科学的治疗方案,对症处理并口对口地吸出了滞留在新生儿口中的羊水,给婴儿做人工呼吸,使母子转危为安获得了新生。

朱时忠

夏庄镇中心卫生院急诊科主任。

一天深夜,他在酣睡中被电话铃声吵醒,一位病人肾绞痛,他急忙赶到医院,经仔细检查后立即给病人展开治疗,25分钟后病人的肾绞痛就得到缓解,病人感激万分。还有一位猝死的病人,送来医院时正值中午下班,他一看到猝死者,连纱布也没有顾得上拿,立即俯身贴上前去实施口对口的人工呼吸、人工按压心脏,什么病人的气味传染,他全然不顾。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他在医院内科工作期间,年均收治病人200余例,病历书写均为优秀和优良。担任急诊科主任后,他严把医疗质量关,使全科医疗工作逐步走上良性循环状态。他负责急诊科工作以来,该科业务量和业务收入逐年增加。

编者按:2011年,息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及医改各项工作,极大推进了医疗卫生服务的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医疗卫生机构整体环境不断优化,工作作风更加扎实,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业绩。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忠于职守,无私奉献,积极进取,辛勤工作,为息县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根据《息县卫生系统“人民健康好卫士”评选活动方案》要求,经群众评选、单位推荐、组织审核、评议公示,叶梅等10人被评选为息县2011年度“人民健康好卫士”,息县人民政府给予隆重表彰。现将“十大人民健康好卫士”事迹简要介绍如下,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