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荣军

课堂教学系统中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这五个动态子系统。动态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建立一个能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自由选择的空间和机会,要求课堂是互动的。因此,教师应努力营造“教师——学生”及“学生——学生”间自由、平等的氛围。

课堂教学开放。教学向学生开放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中心的概念。课堂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形式都必须向学生的实际需要开放,向教学的实际变动。例如,进行化学键、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这部分教学时,可以把实验室的球棍模型发给学生,专人保管,课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概念理解比较抽象的知识。

教学内容开放。高中化学教材是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以及心理发展顺序而编写的。因而,在课堂教学中适时介绍化学科学发展的成果,如在介绍碳及其同素异形体时可插入C60的介绍,在讲环境保护时,可插入居室污染与防护以及介绍可持续发展之路等。此外,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基于教材,又要跳出教材,组织一些学生感兴趣,有利于启迪和开发智力,培养个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内容。

教学方法开放。教学方法的选择是灵活多样的,其中动态型化学教学采用以“问题”为核心,以“讨论”为手段,以“试验”为途径,以“发现”为目的的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亲身经历对新定义、新结论、新鲜思路以及新实验方法的探究。下面是关于强弱电解质的概念,由于较为抽象,设计以下教学程序帮助学生理解:

[演示]同浓度同体积的HCI、NaCI、NaOH、CH3COOH、NH3水溶液导电性的对比实验。

[提问]据演示实验,在并联电路中,与盐酸、NaCI、NaOH溶液相连接的灯泡较亮,而与醋酸、氨水溶液相连接的灯泡较暗,说明在溶液的导电性方面存在着何种差异?

[回答]HCI、NaCI、NaOH三种溶液的导电性强,而醋酸、氨水溶液导电性弱。

[提问]电解质溶液为什么能导电?溶液的导电性强弱由什么决定?

[回答]电解质溶液是靠离子的定向移动传递电荷而导电的,当离子的电荷相等时,其浓度越大导电性越强,依次推断上述五种溶液中HCI、NaCI、NaOH三种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而醋酸、氨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小。

[提问]上述五种溶液浓度都是相同的,且其他条件均相同,为什么离子浓度却不同呢?

[回答]电解质在水溶液里电离程度是不同的,HCI、NaCI、NaOH三种物质在水溶液中几乎全部电离,而醋酸、氨水只有一小部分发生电离。

(作者单位:罗山县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