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学城

据不完全统计发现,全国130家5A级景区中接近一半门票价格过百元,其中超过一成门票价格在200元以上。专家指出,目前中国景区门票价格普遍过高,而高价门票实质上是把中低收入者的权利用价格的杠杆转让给高收入者,显然是一种不合理的现象。(3月28日《南方日报》)

前些年,景区门票虽说过高,但总体来说还是相对稳定,而自去年起,门票上涨热一浪高过一浪,究其原因:一是早在2007年发改委发出通知,旅游景区门票价格的调整频次不低于3年,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而限令一过,压抑了几年的涨量再也憋不住,喷吐而出;二是现今的物价与前些年相比,增长了不少,其他商品能涨,商业景点同样可以搭风而涨;三是互相攀比,你涨我也涨,你涨一点,我涨一大点,因而导致普遍上涨。

景区虽说存在于在某地,但并不属于哪个地方、哪个部门独有,地是国家的,山水等自然物是自然界赐予的,其中不少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属于所有的中华儿女。诚然,任何景区都不可能是自生自长,原封不动,需要投入资金去利用开发,也要花一定的成本进行经营打点,但是景区可以反复利用,可持续游览,随着时间的推移,收费越来越多,折旧越来越少,甚至产生纯利,可是不少景区却恰恰相反,费用越收越多,越收越高,此种没完没了地涨怎么说得过去?

要说起来,景区门票利润只是旅游产业中的一部分,游客到一地方观光游览,不只是买个门票,看完就走,而更多的是附加的开支,要吃、要住、要购物,此种隐性开销远比门票支出大。门票是个窗口,票价低,吸引游客量就大,相应地给当地的消费起着拉动的作用,整体收入高,税费也高,远强过门票的收入数倍,比如:杭州西湖免费开放后,每年间接效益数百亿。用提高门票来创收,在某种程度来说是急功近利,因小失大,让游客望而生畏,即使门票提高能带来短期效益,而从长远看,相关产业收入将降低,反而得不偿失。

话又说回来,景区涨价并非不可,那得看是否物有所值,如果增加了新的项目,有新的特色,成本增加,适当地涨可以理解,但是不论什么情况,都不能把涨放在首位,为涨而涨,应该与公众的承受能力相对应,而一些景区软硬件没有丝毫的改变,价格却大变,更难让消费者所接受。

旅游景区不论是从受教育还是从休闲放松的角度看,都带有很强的公益性,“涨”势过热,不仅加重了游客的负担,而且有碍于旅游业的正常秩序,因此,对于涨价热,有关部门不能视而不见,或只是阶段性地监管,应建立长效机制,规范景点收费行为,尤其对于不正当收费应及时制止和查处,以保障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