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星

漫漫人生寻寻觅觅,悠悠岁月走走停停。在生命的旅途上,曾有不少的东西让我怦然心动,沿途的各种诱惑和美景也曾引得我耽搁不少时间去驻足观望。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喜好和自以为是的诱惑与美景也都成了过眼烟云。如果生活可以化繁为简,剔除掉繁冗的枝叶,那么对于我来说最理想、最惬意的时刻就是:在清闲的午后,在落日的黄昏,或翻开手中的书卷品读文字,或摊开洁白的纸张抒写心灵……

有书相伴的日子总是美好的。我喜欢在某个下雨的午后,或是静寂的深夜,泡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在静谧的小屋里,感受着或清丽、或脱俗、或哲思的文字带来的美丽。在这个时刻,茶的清香与书的睿智交织在一起,让我感受到难得的恬淡愉悦和豁然开朗。在忙碌的日子里,只要手头、桌头或床头有悦心的书陪伴,便能使我快乐。书在左右,或信手闲翻,或反复品赏,不觉已是芬芳扑面,满心余香。从书中领悟到的自然是人生至理,生命意趣。

也许是所谓的“读写不分家”,书读着读着,就让我有了想写点东西的念头。于是,闲暇之余或灵感来的时候,我会铺开纸张,让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肆意地在笔尖流淌,用灵秀飞扬的文字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为是发自内心的兴趣爱好,不带任何的功利,所以这样的读书与“写作”伴随着我的成长,曾让年轻的我感到了无比的愉悦。随着年龄的增长,尽管读书也是一种精神食粮,它充盈着我的生命,启迪我的智慧,却终究无法让我饱腹,在无奈的取舍中,我不得不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工作之中。所幸,我选择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我还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读读书,一起去感受和领悟文字的魅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教育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教育日记让老师终身受益。”朱永新教授说:“如果你能坚持写教育随笔日记5年,你必将在教育上小有成就。”把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总结一下,升华一下,与大家交流一下,也许没有成名的机会,但会有发光的位置,可以锻炼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在交流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可以体会新的教育思想,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至少对自己的学生有益,至少对自己的人生有益。

当我坐在电脑桌旁,仔细审阅自己写的这一篇篇教育随笔时,心中总涌起一份感动。那里记载着我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迷惘困惑。重温旧事,我品尝到了一种理性的感受,对自己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想这将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对于教育教学,我不求什么轰轰烈烈,但求问心无愧,无愧于我们的学生,无愧于我们的职业。时光流逝,岁月不言,我会一如既往地让自己的生命在书香的濡染中变得醇厚耐品,那从笔尖流露出来的思考与感悟,终会化作如兰的一缕芬芳,那便是我们留存在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