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婀娜

前两天参加了一个活动,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观点,很受启发。

日常生活中,为什么打哈欠会互相“传染”?为什么我们看到别人在吃东西,自己也会忍不住流口水?如果将这些现象引申至教育领域则更加有趣,为什么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身教胜于言教”的科学性是什么?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陈建翔教授的研究,这些现象可以用“镜像神经元理论”来阐释。所谓“镜像神经元”是上世纪末由意大利帕尔马大学一位教授发现的人脑中存在的一种神经元,这种神经元可以提供给人类一种模仿能力,将他人的直接经验,转换为自己的间接经验,从而产生“感同身受”的反应。

听起来稍显复杂,且尚待科学论证。但观点应用于现代教育,却可以带来不少的启发。那就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看见了什么,比被告知了什么,对他影响更大。

相信很多人对此有类似的感受。记得上高中时,我的英语老师十分善于表演,他经常设计一些场景,布置一些画面来强化教学效果,十几年过去了,老师用纱布把自己包扎起来模拟伤员来教会我们一连串的军事用语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

还有类似的例子,参加过ETS考试的中国考生会发现,考试中常包含大量的图片、图标和图形,题干即图形,要求考生读图、捕捉信息、分析信息进而作答。比如,提供一个剧院的设计图,要求分析怎样的座位摆列能够容纳更多的观众。对此,很多考生不适应,因为我们从小就习惯于文字信息,而缺乏读图捕捉信息的能力。

这种现象也折射出目前我国教育的尴尬:在孩子们的早期经验中,感性活动贫乏,视觉意象欠缺,孩子们过早地进入了依靠抽象推理的学科学习。这一方面使得许多孩子被迫面对高度抽象的词语、定理和公式,却因没有相应的感性材料做支撑而无法理解,另一方面,孩子们的思维方式缺少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渡,直接从抽象跨越至抽象,最终导致空间感和想象力的缺乏。

不要让孩子过早地陷入到认字、算数,尽可能地开发其形象思维与空间想象。期待知识变得“可见”,知识变得更“直观”、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