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红色经典,《沙家浜》当年可谓妇孺皆知,传唱不衰。然而,这个红色经典故事的生活原型是谁?作品是如何创作诞生的?当年的那支老部队现在何处?

走进历史,穿越时空,我们与您一起探寻……经典的原型———

36名伤病员养伤阳澄湖畔

“阳澄湖畔,虞山之麓,三九年的寒冬,36名伤病员,高举共产党的旗帜,在暗影笼罩着的鱼米之乡,埋着头流着血啊流着汗,辛苦地耕耘着……”这首名为《你是游击兵团》的歌曲是新四军6师18旅52团的团歌。

1939年5月,新四军一支队6团团长叶飞根据支队司令员陈毅的命令,带领部队冲破日伪军的封锁和国民党军队的限制,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的名义,从苏南茅山根据地出发东进,部队沿途袭击日伪军,不但给了日伪军沉重的打击,更是扩大了我党和新四军的影响,部队很快从1000余人发展到5000余人。

东进部队的发展壮大引起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嫉恨。为此,国民党第三战区不断向新四军施压,频频挑起冲突。为顾全大局,新四军东进部队奉命西撤,向苏北发展。

由于天气炎热,且部队机动过程中战斗频繁,新四军西撤时在阳澄湖畔的常熟县一带组建了后方医院,先后留下了刘飞、夏光、黄烽、吴立夏等36名伤病员。

在这些伤病员中,刘飞的职务最高,是“江抗”总指挥部的政治部主任,伤势也是最重的。敌人的一颗子弹打进了他的肺部。虽经医护人员的全力救治,伤口没有进一步恶化,但一咳就吐血。

这些伤病员在刘飞的领导下,依靠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掩护,在芦苇荡里一边医治伤病,一边与日伪军周旋。

常熟县委、苏州县委和当地群众常常冒着危险,冲破敌人的重重封锁,为伤病员送来食品、药品和衣物,帮助他们躲过敌人的一次次搜捕。

在此过程中,伤病员们与当地人民群众结下了浓浓的鱼水深情,留下了许许多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1939年10月,随着伤病的渐渐痊愈,他们接到了以伤病员为主体重建部队、坚持原地斗争的命令。

一个多月后的11月6日,以这批新四军伤病员为骨干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在常熟唐市附近的一个村庄成立,夏光担任司令员,带

领部队继续在苏州、常熟、太仓一带坚持抗战。

1940年2月8日,正是农历大年初一。部队在驻地———阳澄湖畔的阳沟与前来偷袭的日军展开激战,毙伤包括指挥官斋藤在内的日军数十名。不久,部队就发展到了400多人。

这时,新四军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受新四军军部的派遣,率因病重到上海治疗的刘飞等人到常熟领导苏南东路地区的抗战,并逐步建立了苏常太和澄锡虞两个抗日游击根据地,部队很快就发展到了3000余人。1941年2月,这支新发展壮大起来的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6师18旅。

经典的形成———

从沪剧《芦荡火种》到京剧《沙家浜》

1957年建军30周年前夕,为了歌颂和纪念当年的伤病员依靠人民群众,养伤阳澄湖畔坚持敌后抗战的历史,当时的伤病员之一,曾任新四军18旅旅长、解放军第20军首任军长的刘飞将军应《红旗飘飘》编辑部之约,在莫干山疗养地抱病口述,由夫人朱一、秘书高松记录整理,写成了长篇回忆录《火种》。1961年,刘飞将《火种》中的有关章节取名为《阳澄湖畔》,相继发表在上海的《萌芽》和南京的《雨花》杂志上,引起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关注。

而同年,曾任新华社随军记者,在淮海战役战场采访过刘飞的军旅作家崔左夫历经两个多月采访,也根据这段历史写出了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36个伤病员斗争纪实》。

1959年,崔左夫的老战友,上海沪剧团副团长兼党支部书记陈荣兰带着编剧文牧来到部队寻找反映江南新四军在艰苦环境下的抗日传奇剧素材,听说了崔左夫尚未发表的《血染着的姓名》后他兴奋不已,遂将其带回上海。由文牧以此稿为基础,改编成沪剧剧本,定名为《碧水红旗》。

后来,陈荣兰和文牧得知时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的刘飞就是那36个伤病员的其中一员和领导人,便将剧本送去征求意见。尽管刘飞当时身患重病,他仍然坚持认真地听夫人朱一念完剧本,并拿出了自己的回忆录《火种》让二人作参考。

陈荣兰和文牧回去后,对照《火种》对剧本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改,并将剧名改为《芦荡火种》。看过修改后的剧本,刘飞非常满意,亲自安排剧组到由“江抗”36个伤病员发展起来的部队体验生活,使剧作得到更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至此,京剧《沙家浜》的主要情节脉络

和人物基本形成。

由于舞台艺术和剧情设计的需要,剧组将36名伤员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隐蔽在芦苇荡里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改成了茶馆老板娘阿庆嫂掩护18个伤员与敌人斗智斗勇的传奇故事,使其实现了艺术超越现实的升华和加工。

改编后的《芦荡火种》在上海公演受到了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在随后的3年时间里,剧本又进行了3次修改,修改后的《芦荡火种》成为当时上海沪剧团建团历史上连续演出时间最长、上座率最高的一个剧目。

看到沪剧《芦荡火种》的巨大成功,1964年1月22日,文化部特地安排剧组进京演出,此次演出受到刘少奇、李先念、薄一波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

随后,北京京剧团将其改编为现代京剧。1964年7月23日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演出结束后,毛泽东与剧团的编导和演职人员进行了座谈。

毛泽东在肯定《芦荡火种》取得的成就的同时,也就剧本的进一步修改提了几点意见:兵的音乐形象不饱满;后面要正面打进去,现在后面是闹剧,戏是两截;改起来不困难,不改,就这样演也可以,戏是好的;剧名可叫《沙家浜》,因为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就这样,剧本又进行了新一轮的修改,并最终于1965年3月重新公演。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京剧《沙家浜》。

经典的传承———

“沙家浜”战旗依然美如画

《沙家浜》唱红了大江南北,唱响了长城内外,成为一部脍炙人口的红色经典,而当年由新“江抗”发展起来的这支新四军老部队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人民解放军行列里的雄师劲旅。

虽历经战火洗礼,这支部队始终高擎“沙家浜”的大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战绩。先后南渡杭州湾、挺进四明山、转战三北敌后,在极其险恶的环境中坚持武装斗争,粉碎了日伪军的疯狂围剿,创建了浙东抗日革命根据地。

1945年日寇投降后,在江苏涟水整编为新四军一纵3旅。解放战争时期,又转战华东、逐鹿中原,先后参加了解放泰安和苏北、鲁南、莱芜、孟良崮等战役,以及举世瞩目的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解放上海等重大战役,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支部队参加了著名的二次战役、五次战役、金城反击战等。1955年,部队更是作为陆军主力,参加了陆海空首次联合作战,解放了一江山岛,赢得了我军历史上首次三军协同作战的胜利,部队又先后涌现出了“叶挺连”“尖刀连”“铜墙铁壁连”等光荣集体和毛杏表等一大批战斗英雄。

1998年8月,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常熟市民政局局长钱建平、民政局党委书记罗世保在收看中央电视台新闻时,惊喜地看到了“沙家浜团”的旗帜飘扬在荆江大堤上。接着《报刊文摘》转载了湖北省石首市6个“沙奶奶”慰问“沙家浜团”的消息,他们立即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并与抗洪部队取得了联系。终于证实:在荆江抗洪抢险的“沙家浜团”,正是从阳澄湖畔芦苇荡中成长起来的那支部队。

骨肉团聚,水乳交融。8月31日,常熟市的慰问团来到了荆江大堤。此时,已经在大堤上严防死守了近一个月的官兵们已经到了极度艰苦、极度疲乏的境地。在这最是考验官兵耐心和毅力的时刻,“亲人”的慰问和关心给子弟兵们带来了极大的鼓舞和无穷的动力。

官兵们在“芦荡火种”精神的激励下,置生死于度外,严防死守,战战告捷,硬是用血肉之躯完成了党和国家交给的艰巨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抢险英雄部队”荣誉称号,给“沙家浜”精神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抗洪抢险斗争胜利后,班师回营的部队再一次精简整编,番号变为某集团军摩步旅。然而,无论番号如何调整,这支在“芦荡火种”精神哺育下的英雄部队始终没有忘记自身的职责使命,没有丢掉前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又继续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抗震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和军事训练中续写新的辉煌,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模范英雄集体”荣誉称号。

在和平时期的建设中,这支部队更是通过大抓军事训练和单位全面建设,先后有3个连队被中央军委、军区授予荣誉称号,9个连队荣立集体二等功,5人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4人荣立一等功……使“沙家浜”这张红彤彤的名片焕发出新的光彩!对此,到老部队回访的当年新四军老首长、老战友无不由衷地赞叹:“沙家浜”的精神在传承,“沙家浜”的战旗更鲜艳了!

(摘自《解放军报》陈小平司伟宽张书恒张振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