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主要目标:到2015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降低到30%以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规划》明确“十二五”期间“三重点”及相关领域的改革任务,即在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制、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三个方面取得重点突破。

初步实现跨省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补助标准提至每人每年360元以上

《规划》指出,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三个百分点。到2015年,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水平相应提高。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均达到75%左右,进一步提高最高支付限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门诊统筹覆盖所有统筹地区,支付比例提高到50%以上。探索整合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制度管理职能和经办资源。

2015年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初步实现跨省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推广医保就医“一卡通”。将医疗机构次均(病种)医疗费用增长控制和个人负担定额控制情况列入医保分级评价体系。

百姓最怕生大病,《规划》指出,取消医疗救助起付线,提高封顶线,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70%以上。无负担能力的病人发生急救医疗费用通过医疗救助基金、政府补助等渠道解决。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从世界范围看,目前有130多个国家通过建立医保制度解决居民看病就医问题。大多数发达国家建立了覆盖全民的医保体系。通过前三年改革,我国已初步实现全民基本医保。“十二五”时期转向提升医保的服务质量。

控制医疗费用增加,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国务院医改办公室有关负责人指出,“十二五”时期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

《规划》提出,要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医院的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实行集中采购。

“十二五”时期,医疗费用的增加将得到控制。《规划》指出,将次均费用和总费用增长率、住院床日以及药占比等控制管理目标纳入公立医院目标管理责任制并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及时查处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不合理用药、用材和检查及重复检查等行为。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公立医院领导职务,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行政级别。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

《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2015年要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

今年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将先行推开。专家认为,县级医院改革的核心是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同时还要加强医疗服务监管,让专家、老百姓、有关人员参与到医院的监管中来。

(摘自3月23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