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锐
在我市的申碑路上,每天都会看到一位拉车老人,他手摇铃铛,挨家挨户收垃圾,维护着这条道路的干净整洁。
“叮铃铃,叮铃铃,收垃圾喽。”这是邱花修大爷每天重复最多的一句话,邱大爷今年65岁,是申碑路上摇铃收垃圾的一位环卫工人。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自己所负责的清洁路段上摇着铃铛,挨家挨户地收着垃圾。虽然是上午刚过10点,他已经是第二次回到这条路上收垃圾了。
邱大爷告诉记者,在他负责的申碑路东段400多米的区域,收一次垃圾得1个半小时,上午第一次收垃圾是在8点30分,那时沿街的商户正好陆续开门营业,清理门店,或倒头一天夜里的垃圾,这一趟下来,有时只收马路一边的门店,垃圾车就已经满了,他得先把垃圾送到附近的垃圾中转站,再转回头收另一边的垃圾。而最后一次收垃圾是在晚上的八九点钟,因为这条路上的茶馆、饭店比较多,垃圾也多。满满一车的垃圾,邱大爷吃力地拉着,记者问他累不累,他笑着说:“不累,习惯了。”
采访中,记者发现邱大爷在沿路收着垃圾时,还不时地左顾右盼,捡着地下刚刚被人丢下的烟头、纸屑,路过每一个垃圾筒,他总是把里面的垃圾清理干净,然后把垃圾筒擦拭干净。举手投足间,邱大爷都透着一股子认真劲。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申碑路在2006年修建好以后,就开始采取摇铃收垃圾的方式。这种在上个世纪流行的收集方式,虽然有些老套,但避免了垃圾落地的二次污染。负责申碑路环卫的队长熊永红告诉记者,路边摆放的垃圾筒其实是方便行人丢弃垃圾的,这条路全长800多米,每天有2名至3名环卫工人摇铃收集沿街商户的垃圾,并清洁路面,确保垃圾不落地。六七年了,这种摇铃收集的方式时断时续,直到去年10月份,铃声再次响起,如今已逐渐被商户接受。听到“叮当”的铃声,商户们就把垃圾袋、垃圾篓放在门口等着回收。
自今年3月10日开始,除申碑路外,这种摇铃收垃圾的方式也在中山路、人民路、北京路、南湾街等中心城区的7条路上试行。铃声一响,就有专人上门把垃圾收集后立即运走,保证了路面和环境的清洁。目前,是全市创卫攻坚的关键时刻,市环卫处任务艰巨而繁琐,他们从小处着眼、细节入手,夯实创卫基础。去年,环卫处争取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新建三座一类景观式公厕和一座垃圾中转站,并改造落后的垃圾中转站6座,安装垃圾卷压设备9台;全年出动清运、巡查车次20000余次,平均日清运垃圾500多吨,日清运率达到100%。
如今,邱大爷负责的申碑路,已成为摇铃收垃圾的典范,一辆垃圾车,挂上一个铃铛,加上一声“吆喝”,也成为这条路上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