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世海

人的一生,始终面对着一个未知的世界,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我们有许许多多的必修课,奋力遨游奥妙无穷的学海,也只可能捕捉到其中的一鳞半爪。做人要“腹有诗书气自华”,乐于学习,勤于思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只有把乐学与勤思有机地结合起来,持之以恒,才能像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说的那样“日异其能,岁增其智”,人生也将因其知识能力一天天变化,聪明才智一年年增长而绚丽多彩。

我国古代先贤对乐学与勤思的关系,有过不少独到的见解。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认为,只重学习而不注重思考,就有可能遭到蒙蔽而陷于迷惑;只重思考而不注重学习,就有可能因误入歧途而招致疲乏及危险。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也主张学思兼用,并特别重视思的主体作用:“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助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在这个世界上,唯一宝贵而又不会贬值的,是一个人的能力;而成就一个人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知识;而获得知识的途径,最主要的是学习。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智慧并不产生于学历,而是来自于对知识终身不懈的追求。”西汉文学家刘向认为“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一个人,只要乐学,何时都不为晚,都能像春种秋收那样,品尝到果实的甘甜。

孔子终身乐学,他常常与弟子谈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并讲述了做人求知的三个层次:懂得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春秋时期还没有发明纸张,书都是用竹简做成,然后用牛皮绳子穿起来的。孔子晚年还坚持研究《易经》,他反复钻研该书,把编连《易经》竹简的牛皮带子都磨断了三次,留下了一段“韦编三绝”的佳话。

《史记》中有个“三年不窥园”的故事:汉代学者董仲舒年轻时立志向学,他的书房后面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宋代政治家司马光曾赋诗称道:“吾爱董仲舒,穷经守幽独。所居虽有园,三年不游目。雅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

从人类进化论而言,人的生命再长,也只能经历漫长历史的一个瞬间,也只能看到这个世界的一个小小角落。而人类千百年来创造的百科知识,我们只要乐于学习,就能“如渴而饮河海,大饮则大盈,小饮则小盈。”乐学,不仅能丰富我们的头脑,也能让我们的生命在知识中得到延续。

法国雕塑家罗丹的代表作《思想者》,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喊出了人们灵魂深处的一种期待,那就是人生需要思考。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切伟大的文化科技成果,都是经过反复的思考,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人类勤于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是事业成功的源泉。它像锋利的铧犁,从人生的道路上深插下去,从未知领域的旷野上翻耕过去,在人们的心灵世界开垦出绿洲,创造着进取的人生。

美国科学家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就经过了“十年的思考”。他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思考探求问题罢了……学习知识需要思考、思考、再思考。”英国科学家牛顿,有一天坐在花园里,忽然看见一个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他由此深深地思考苹果为什么会往下掉落。经过反复探索与实验,终于发现总结出“万有引力”定律。有人问牛顿有什么诀窍,他淡淡地回答:“我的方法,只是对一件事情作长时间的思考而已。”

人类的思考,是一种理性的劳动,它能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探索事物的规律。一个人如果忽视思考,大脑很容易成为寸草不生的荒漠。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有一天深夜发现一位学生还在做实验,便问学生:“你上午在干什么?”学生回答:“在做实验。”“下午呢?”“也在做实验。”卢瑟福有些不高兴地再问:“那晚上呢?”“晚上还是做实验。”卢瑟福善意地批评了这位学生:“你一天到晚都在做实验,那你怎会有时间用于思考呢?”道理确实如此,“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学而不思,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怎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同样,一个人如果只思不学,又将陷入空想主义的困境。中国古代成语“杞人忧天”中的那个杞人,整天担心天塌地陷,惶恐不安。后来有位好心人给他讲了一通天文地理的常识,终于使他如释重负,不再忧愁。杞人的教训就是因为不学而无知,结果胡思乱想而不能自拔。乐学与勤思,对提高一个人的素质来说,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相辅才能相成。

北齐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有个形象的比喻:“学习就像种果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论文章,这就好比赏玩春花;修身利行,这就好比摘取秋果。”在人生的道路上,未来总是在前方向我们招手,知识如同光芒四射的烛光,把人生之路照得耀眼通明。来者从亮光中,认识了人生的意义;去者似蜡烛燃尽,照亮了别人。让我们在乐学与勤思中,用智慧开启未来的大门,用双手创造生命的瑰丽。

(据《新华副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