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袁 青)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今年以来,市城乡规划局深入贯彻“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的工作方针,将创先争优活动与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力求突出“快”、“引”、“明”、“紧”,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提高服务效能,突出一个“快”字。通过流程再造、联审联办、专家咨询、绿色通道等手段,该局进一步简化规划程序、缩短审批时限,将规划许可时限由7天缩短为4天。开展“四比四看争贡献、创先争优做示范”活动,通过“比”和“看”,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在工作上比服务、找差距、提效能。

强化行政指导,突出一个“引”字。在规范行政许可行为的基础上,该局将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提前介入,加大力度推进行政指导工作服务基层。加强规划窗口的咨询功能,解释说明办事流程、报建必备材料等,减少行政相对人由于不熟悉法律、法规而造成的时间消耗;主动提供行业动态,为建设单位健康合理发展提供建议和意见;针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设计方案,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建设单位排忧解难,变刚性监管为柔性指导,促进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打造阳光规划,突出一个“明”字。在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各层次规划编制中,该局通过规划公示、听证会等形式,主动吸取民智、听取民意;在建设项目现场、信阳市城乡规划局网站进行批前公示和批后公布,对每月受理、审批的项目,在《信阳日报》上发布公告,充分听取利害关系人的意见,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在项目审批中邀请公众参与座谈,切实增强参与的有效性;编制了《信阳市规划管理制度选编》,对规划审批、管理进行全面宣传,为公众参与提供条件,努力形成公众了解规划、参与规划、监督规划、支持规划的良好局面。

落实各项任务,突出一个“紧”字。该局严格按计划推进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和各项规划业务工作,目前已启动城市组团式发展和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准备工作;督促指导有关部门和各县区编制完成排水、防洪、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电信、亮化、桥梁、停车场等专项规划;加快推进综合交通规划、北湖文化休闲宜居城等规划的编制,按照“合理开发旧城、有序建设新城、组团发展片区”的规划目标,着力完善载体功能、突出城乡特色、改善生态环境、积蓄发展后劲,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规划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