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随着犯罪嫌疑人王某、潘某等5人被押解回江西德安,一起历经4个月艰苦侦查,涉案金额高达300万元的特大诈骗案宣布告破。几名社会闲散人员假冒国家领导人亲属身份导演的一出闹剧,为何能轻易骗走当事人300万元巨款呢?
虚构身份,“高干亲属”掌握大额订单
2010年12月,初冬的北京,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正在酝酿之中。
通过日常接触认识,混迹在北京的社会闲散人员王某、潘某等5人因“志趣相投”纠结在一起。因平时偶尔出入星级酒店等高档场所,见过一些世面,他们便萌生了虚构国家领导人亲属身份、实施诈骗的念头。
王某首先找到以前认识的煤老板徐某,谎称朋友潘某手中有一份大额煤炭订单,可以介绍徐某与其认识。徐某听后,迫不及待地让王某立即约潘某见面。见面时,王某将假扮国家领导人亲属的潘某介绍给徐某,还向其出示了相关材料。看到徐某动心后,王某等人声称,只要能在短期内凑够500万元,煤炭订单就给徐某。因手头资金周转不开,徐某没能接下这笔生意,但却对潘某的身份深信不疑,并再三要求王某创造再次合作的机会。
一石二鸟,煤老板暗自庆幸
眼看徐某已经上钩,3天后王某打电话给徐某,声称潘某的朋友宁某急需用钱,想从徐某手中借300万元至500万元,借期一个月,到期翻倍返还。徐某没有这么多钱,便联系煤老板袁某,准备向他借钱。
第二天,王某便与宁某赶赴江西德安袁某的公司。宁某自称是某公司的老总,因未婚妻陈某涉嫌经济诈骗被抓,家中近亿元的房产和资金都被扣押。为了搭救未婚妻,自己不得已才张口借钱。宁某还出示了事先伪造的有关陈某案的文件。为骗取袁某的信任,宁某又称自己认识中央领导的亲属潘某,只要花点钱,陈某很快就能被放出来,同时还承诺,现在借款300万元,一个月后还款600万元。
王某在一旁也附和说潘某等人有很硬的后台,陈某的事是小事一桩。在王某和宁某的一唱一和下,袁某当场同意借款300万元。
两天后,袁某将300万元现金带至北京,在某宾馆内与徐某、王某和宁某见了面。在商谈过程中,潘某来到了房间。宁某随即向袁某介绍,潘某是某位国家领导人的亲属,现在中央纪委工作。
潘某摆出一副高层领导的架势,与袁某象征性地握了下手。袁某哪见过这么大的领导、听到这样的话。想到这次不仅能获得翻倍的利润,还能结识潘某这样有后台的大人物,他心中不免暗自庆幸。
随后,袁某按照要求将300万元钱汇入了犯罪嫌疑人朱某的账户。当问及原因时,潘某神秘兮兮地对袁某说,朱某是某军区的首长,疏通关系的事由朱某主办。
瓜分赃款,过期支票糊弄人
300万元巨款就这样轻易到了手,王某等人随即瓜分了这笔钱。为防止事情败露,朱某等人在不到两天的时间内,将钱转到数十个账户上。
然而,一个月的还款期转眼即到,袁某的催款电话一个接着一个。宁某、潘某等人起初还以陈某没被放出来为由应付袁某。到了2011年4月底,眼看谎言就要被识破,朱某等人便给了袁某一张过期的空白支票,让他随便填写数额,用以补偿造成的麻烦。不明就里的袁某只往支票里填了300万元。苦等了近一个星期之后,袁某到银行转账时才知道该支票早已作废,无法承兑。
但此时的袁某仍然未对潘某等人产生怀疑,继续在家傻等。直到2011年12月初,潘某等人相继关机或拒绝接听电话,袁某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并于12月5日向德安警方报了案。
斗智斗勇,团伙成员悉数落网
德安警方立即成立专案组侦破此案。通过对案情的分析和研究,专案组并没有立即展开抓捕,而是让袁某继续打电话找潘某等人要钱。民警则分头远赴北京、内蒙古等地调查取证,同时核查银行往来账目,了解该团伙成员分赃的具体情况。
通过与北京警方联系,专案组了解到陈某确因涉嫌经济诈骗被抓,但其并非宁某未婚妻,也从未要求宁某帮忙。
专案组决定以王某为案件突破口。2012年1月11日,在北京警方的配合下,专案组在某宾馆将王某抓获,并掌握了团伙其他成员的身份信息和作案的具体过程。
近日,专案组查明嫌疑人朱某、宁某分别躲藏在北京两家酒店内。民警迅速出击,先后抓获朱某、宁某。抓获朱某时,另一嫌疑人潘某也同时落网。同时,另一路民警将本案最后一名团伙成员黄某抓获归案。
至此,涉案的5名团伙成员全部落网。一场社会闲散人员出演高干亲属,并配以大量伪造文件材料,承诺双倍返回借款的诈骗闹剧正式落幕。
(摘自《人民公安报》 肖海员 施 凡 周 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