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然,人类首先是敬畏,敬畏是对崇高事物热爱的前提,自然就是一切,就是天道。自然养育了人类,提供了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空气、水、泥土、果实、木材、石头……其中一部分构成了后来建筑文明的要素。

更重要的是,自然提供并进一步提升了人类的想象力、胸怀、意志与体魄。是自然创造了人类历史,承载了文字与思想。

总的来说,世界上,中国是从文化上主动融合自然的民族之一,山水荣木、风云星辰、飞禽走兽,无不让中国人赞美、宠爱。在历代无数的诗作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地发现自然中的景物与中国人生命的对应与融合关系。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矣,雨雪霏霏。”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梅兰竹菊、山石流水、四季景换、日月移动,莫不牵动他们的心,自然与人相互照应,彼此流动,甚至理想、情思都可以在己与物间转化,这就是中国人与自然间的独特关系。这种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加不可分割,也就是说人与自然成为一个整体,失去自然的人只能是孤独、痛苦的人,这就是在现代文明下都市人焦虑的深层原因。

一个不爱自然的人,难以想象他会爱自己,爱他人,爱这个社会。对自然的热爱就是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漠视自然就是漠视生命,戕害自然就是在戕害自己、否定自己。

建筑体现了人类对世界、自身及对文化和制度的理解,一个区域的建筑和该区域的建筑指数——自然环境、历史人文、社会结构、审美特征等紧密相关。中国人的自然观与自然需求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建筑,天人合一、群体连绵、曲径通幽、中轴渐进……

这些建筑的特点反映了主人与建筑师(设计师)在历史文化背景中对存在、愉悦、安全、和谐、功能、象征等命题的潜心思考与洞穿。而这些命题又是与自然密不可分的。

“自然地居住”成了中国人的居住理想,它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建筑与自然和谐,二是人和建筑和谐,三是人和自然和谐,其中建筑与自然、人与建筑的对应关系都取决于人对自然及自身存在意义的认识和思考,最根本的还是人和自然和谐。中国人不仅觉得居住载体与自然事物要有沟通性,更希望自身的存在状态符合自然事物的本来状态。

现在,从中国民居和古典私家园林中去考察一下中国人的居住特点,发现居住与自然的内在关系。临水而居是亲近大自然的明显体现,除了生活上的方便之外,临水而居,更让人有一种安宁和气质上的自觉,水在古代哲学中被认为是自然的四大元素之一,它代表了自然的生命流动,也被赋予了情思的品质。中国民居往往由群体组成,互相穿构,彼此依存,中国人一直到现在仍然对独立于集体的个性难以接受。

中国人认为自然的丰满是由于万物的协调,西方人则认为是万物的个性使然。以木为主的建筑反映了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和对居住的理解,青砖黛瓦也是与自然的色彩、朴素一致,这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居住体现。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各种设景手法如借景、点景、框景、错景、对景、造景等的运用无不是来源于不同季节不同角度对自然的审美,叠山理水、布亭设桥、曲廊宛转、漏窗隐约,都是为了日常生活中能够得到自然中的生命景象带给人的各种感受。

“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句老子的名言被认为是对建筑空间的本质属性论,启发的依旧是自然中的空间互构关系。不论是民居还是园林,中国建筑都不去着意表现单体建筑的体态形貌,不去追求以西方哥特式教堂为代表的那种高耸入云的神秘,而是制约配合,平面展开。表现现实的出世入世思想,这也与中国人的自然而然的观念分不开。使居住与自然相和谐,建筑受到自然观及本地自然的深刻影响,是中国人居住思想的核心。

甚至尚不被主流意识认可的“阴阳风水”居住理念对中国传统的居住形式和内涵都起到很大的影响,“浩浩太素,阳曜阴凝。二仪陶化,人伦肇兴。”阴阳学说引生了住宅风水学说,风水在传统居住形态中作用非浅,归根结底,还是人们不希望与他们所理解或接受的自然本质相冲突,以求得和谐美满。

与自然和谐、自然地居住在西方民族中也引以为重,这更加说明自然是全人类的共同精神归属与本性需求。建筑大师莱特的流水山庄便是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西方经典建筑,瀑布被创造性地融入建筑设计之内,混凝土石板嵌入原有自然山石中,十足的“土生土长”之感,虽然使用了现代材料和技术,但与自然共融的梦想还是得到了近乎完美的实现。

工业时代带来了城市高度集中化,人口膨胀、土地匮乏、人情淡漠、安全感、幸福感与日俱下。缺少阳光、徐风、小鸟、绿叶的“商品房”占据了城市人整整几十年的居住历史,人们离自然越来越远了!人们被没有亲情和想象力的物化的“家”包得越来越紧了!

但是,事实上人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自然的渴望和追求,居住在现代城市里的人们对自然的依恋如同流浪在他乡异地的浪子对于母亲的眷恋,当母亲一旦呼唤,这种深藏在血液里的眷恋便会不可遏制地喷发出来。我们对“十三坊”的文化定位和创意正是源于这样的思考。

作为自然之子,人类无时不渴求着回归,而自然,也无时不把人类召唤。

把自然比作人类的母亲,是非常恰当的。都市中的人就是远离了母亲怀抱的游子,不论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还是整个人类,长期离开自然这位最伟大母亲的怀抱总是会感到难以名状的孤独、痛苦。人与自然之间的脐带从人类获得足够的自立能力后逐渐淡化了,但是它从来没有消失过,甚至在物质、技术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它又重新显得注目了。人、环境、自然的关系重新成为课题。罗斯金说过:“建筑,肩负着让这个社会更美好的义务。”环境社会学家也早已指出了糟糕的居住环境对居住其中的人在心理、行为上的消极影响,自然能对人起到潜移默化的怡情、安抚的作用。建筑大师黑川纪章认为,好住宅的四个标准是:

1.与自然共生的住宅;

2.人住在里面能感知四季的变化;

3.自然风进入建筑;

4.保证私密性的前提下邻里之间可以互相了解、交流。

我们不妨解读为,好住宅应该让住在里面的人得到自由、个性、解放、归属。在现实生活或技术工作中的压抑、非自由必然要寻求一种释放,从本质意义上是寻求解放。在自然中没有人类制度下的秩序、结构、政治与道德范畴的羁绊,自然本身是自由的,个性共存的。它是所有物类的归属,自然界中的生命景象和哲学设定让制度、规范下的都市中人得到双重慰抚。

和谐是大自然的最高法则和最根本的特征,和谐也是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和审美特征。和谐包含着宽容、共处、愉悦,从社会学概念上说,和谐还包含着一个社会或社区的健康。无论是工作、事业、家庭、人际,中国人都希望过着一种和谐、美满的生活,中国人不希望动荡、冒险,也难以适应纯粹的技术主义,中国人在几乎盲目地追求金钱(在很大成分上是被迫努力赚钱以获得安全感)的同时,几千年来的道德教化和审美心理又使他们在内心里摈弃这样的生存方式,他们更需要的是得到心灵的知足,亲情的乐论,有自然才能让他们得到这些,接近这些。这正是“十三坊”对人居环境的思考和追求。

人的伟大在于他深知自己的局限,并且有能力实现想象性的突破。

“让我们住得更好”,这是“十三坊”开发者的理念,它平和、真实,反映了商业行为上的人本关怀以及对国内尤其是信阳的人居状态的深刻了解。它没有锋芒毕露的煽动性,煽动往往意味着不负责任,意味着承诺内容的可怀疑性。“十三坊”的开发者一致认为:我们必须实实在在地为我们生活的这个都市的人们创造一个值得他们恒久安居、寄托幸福的家。

应该建造怎样的房子,才能符合当下都市人的居家渴望呢?应该赋予我们的房子以怎样的品质和理念,才能让居住者不仅拥有作为物体框架的家,更拥有家的幸福感呢?我们没有离开时代的要求,更不想追随潮流而去割断中国人积淀深厚的心灵归属。

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探索,开发商确定了这样的思想:要为信阳人和喜欢信阳的人创造一个融入自然的全新住宅园区。从建筑空间到建筑形体,从线条到色彩,从私密空间到共享空间,从园区大环境到小品布置,都将以一切适宜的建筑手段、艺术创造手段来完成品质的飞跃,并且尽最大可能地利用当地的文理资源来“长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自然高尚住宅区。

希望自己创造的居住区内不但有漂亮的房子,新型的户型,清新的空气,流畅的空间,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水面,还有鸟语花香和多维的视觉,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将感受到自然的气息与宠爱,在工作的紧张和劳累之后能够惬意地享受栖息及家庭的幸福、温暖。

“十三坊”由设计信阳浉河八景的刘知己博士担纲总设计,通过招标精选一流企业和产品配套社区。强强联合勾勒出了新一代房产的走向与面貌。

让景观融入自然,让自然恩赐百灵,让鸟鸣唤醒我们每一个早晨!这也是“十三坊”对人、建筑、自然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