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郑州3月20日电(记者 邹 伟 李丽静)“着火啦!着火啦!”20日早8时许,河南省郑州市城南路滨河花园对面的街边,一辆面包车突然冒烟起火。
沿街门店的群众一边报警,一边手持灭火器冲过来灭火;不到一分钟,驾驶着电动车的巡逻消防员闻讯赶来,加入了灭火队伍,帮助控制火势蔓延;很快,消防官兵携带专业的灭火救援设备赶到现场,迅速扑灭了火势。
这是记者在全国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现场会上看到的现场演练的一幕。
“这也是我们日常工作的真实反映。”郑州市东大街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谷合群说,东大街街道正是河南推行的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中的众多“网格”之一。
“自2008年以来,针对基层消防责任难以落实、乡镇街道消防工作存在盲区、火灾隐患量大面广、现役警力严重不足等难题,河南创新性地推出了这一模式。”河南省公安消防总队总队长夏夕岚介绍。
所谓“网格化”,具体说来,即在河南全省建立以2377个乡镇街道为“大网格”、以5.1万个行政村(社区)为“中网格”、以37万余个责任片区为“小网格”的三级网格,通过强化责任加强管理,实现火灾防控的全民参与和群防群治。
为推动“网格化”的有效落实,河南省各级党委政府将其上升为党委政府工程,纳入平安建设和政府综合目标管理体系,与各省辖市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将消防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同时,不断完善法规政策支撑,先后出台《深入推进网格化消防管理实施意见》等10余个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实现“网格”层层有人抓、逐级有人管。
最大限度地优化基层资源、凝聚管控合力,实现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消防工作与社区警务的有效结合,是河南省推行“网格化”管理的一大特色。
据介绍,河南省在无现役消防队的县市、城市新区,建成70个县级政府专职队。全省公安消防队站保护范围外的1683个乡镇,全部建成专职或志愿消防队,配备队员1.2万余名。大力推行“消防巡防一体化、消防保安一体化”,分批组织18万余名巡防队员、保安队员进行全员轮训,推动其承担防火检查巡查、扑救初起火灾、宣传服务群众三大职能。督促全省7395个重点人员密集场所建立防消联勤队伍,485家超大型商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和大型仓库建成专职队,配备专兼职队员8.6万余名。此外,持续发展志愿者队伍,全省注册消防志愿者已达220余万人。
“网格”管理力量的壮大,使河南基层火灾防控力量显著提升,直接参与消防管理的人员达40余万人,动员力量达400万人。2011年,全省检查单位、整改火灾隐患数量分别超过2007年的9倍和6倍,火灾四项数字逐年下降,近四年火灾伤亡人数与上个四年相比,分别下降了64%和83%,连续7年未发生重大以上火灾事故。
“小网格承载大责任、夯实大基础、服务大民生。”河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秦玉海说,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实施,立足防患于未“燃”,带动了公共消防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切实增强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在近年各级政府的政风行风评议中,群众对消防工作满意率均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