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薛运华)3月9日,市卫生局在息县召开全市综合支付制度改革现场会。各县区卫生局分管领导、医政股长及县医院院长等参加会议。市卫生局局长曹君,副局长李萌、程伟,医政科长王琨和息县县长级干部李济民等领导出席会议。息县卫生局局长施庆华在会议上作经验介绍。
近年来,息县卫生系统综合支付制度改革初见成效。一是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控制不必要的费用支出,自觉降低药品、检查费用比例,提高劳务费用比例,从而改善“大处方、乱检查”的现象。实施病种类的次均费用平均与上年度比降低99元,综合支付前后住院次均费用县级下降4.55%,乡镇级下降2.61%,药占比县级下降11.74%、乡镇下降21.33%,从而使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有效遏制。二是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使医生的灰色收入由暗箱操作变为阳光作业,极大地调动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医疗服务质量明显提高,病历合格率、无菌感染率、手术等待日、不合理用药和大型仪器检查阳性率均有明显的变化。三是增进医患沟通,提高就诊满意度。让患方明确病情的诊疗过程,明白消费依据,增加患方的知情度,同时也增进患方理解和支持,患方满意度无形中得到提高,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住院患者实际补偿比与全市对比上升3.8%,与未纳入住院实际补偿比提高4.2%,患者支付比例下降4.2%。四是农村卫生资源利用更加优化。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方便了患者,减轻了患者的负担,又调整了县、乡两级临床业务重心,促使县级医院提高医疗技术,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疑难重病。五是确保基金安全不透支。整个方案运行平稳,达到基金不透支、农民得实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发展的目的。六是科学规范管理制度更明晰。
曹君最后强调三点意见:一是深化认识,增强信心;二是明确方向,创新机制;三是严格要求,规范管理。同时她还指出,息县通过4年的有益探索,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所有这些好的经验和效果,将为全市医疗机构支付制度的改革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