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振环)淮滨县栏杆镇赵楼村村民陈女士近日从深圳务工回家发现:家乡的路宽了,小区清洁了,路边停车有序了,老楼道的灯也亮了,房前屋后更绿了,城市变得更美了……身为淮滨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是淮滨县开展六城联创结下的硕果。

去年以来,淮滨县按照“抓基层、打基础,强基固本、激活细胞,拉高标杆、跨越奋进”的要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扎实开展六城联创工作,提升了城市形象,完善了城市功能,提高了市民素质,营造了宜居创业的环境。该县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县、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县、省级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市级文明县城等称号。

领导重视,部门联动,市民参与,是该县六城联创工作最大的亮点。该县自上而下建立了完整的领导管理系统。县领导先后多次上街督察、现场办公,解决创建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由于领导重视,该县城市建设和管理中一批难题得到了及时解决,工作进程明显加快,同时也极大地发挥了示范效应。该县城管、公安、工商、卫生、建设、街道社区等部门数次单独或联合开展整治行动。去年,该县在县城开展了“县直部门创三好,门前五包,责任路段五化,背街小巷、车辆秩序、卫生清洁等十大专项整治”,即“35510”工程,在乡镇开展了“四化、四场、两厕、两道”,即“4422”工程,并以此为载体,推进城乡创建工作上水平。仅2011年,该县投资600万元对新老城区环卫体制进行了改革,实行市场化运作;投资1000多万元,对城区23条背街小巷进行了综合整治。

为实现创建成果市民共享的目标,该县把解决人民群众生活问题与创建工作结合起来,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真正让群众成为创建的最大受益者,通过实实在在的创建,一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解决。去年该县完成高速公路投资10亿元,完成了金谷春大道改造升级,新铺设城区供水管网7.2千米、供气管网2千米,城市污水日均处理达1.82万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在90%以上。

市民的积极参与让文明创建亮点纷呈。该县开展机关干部、离退休干部、少先队员等文明劝导活动,巩固市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县委书记、县长带头,党员干部走进社区、共建单位,路长制更是“责任到田”。公民道德教育和志愿者大行动等系列活动轰轰烈烈,该县从塑造城市灵魂、提高市民素质人手,依托中小学和各级文明单位,成立100个市民学校,依托10086短信平台,发送文明礼仪短信,依托县新闻媒体,开设“六城联创你我他”、“城市精细化管理聚焦台”等专栏,不断提高市民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