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虞 静 钱洪波 冯德平)日前,第二批“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评选揭晓,全国38个县市获奖,老区新县榜上有名,是我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区,河南省共有2个县市获此殊荣。
2010年7月,农业部、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培育1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新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启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
坚持生态至上,夯实发展基础。该县坚持生态立县,以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为载体,加大资金投入,大力实施生态建设,用生态建设调整产业结构,用生态效益富民,促进生态建设、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同步发展。新县在全省率先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并正向国家生态县的目标迈进。
坚持规划先行,提升建设水平。该县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和“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为主”的原则,科学制定生态县建设规划、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详规,重点打造“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三大园区”,即以县城为中心,以生态休闲游和红色旅游为重点,发展农业科技博览园、生态休闲园和农家体验园,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新县文化旅游竞争力。
坚持政策推动,完善投入机制。该县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优惠办法》和《关于加快蔬菜产业和畜牧业发展的意见》等优惠政策,县财政累计发放奖补资金1000多万元,减免税费500多万元,协调金融贷款8000多万元,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推进农旅结合。该县建成万亩杭白菊特色产业示范园、万亩油菜观光带、20万亩生态茶园、16万亩油茶园、百里板栗银杏长廊等10大农业园区,打造了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许世友将军故里等11个旅游精品景区,建成休闲农业观光基地18个、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市级农业旅游示范点9个。全县直接、间接参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5万余人,30%以上的农民从中受益。
在农业、旅游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新县顺利通过省、市主管部门审核和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再添一块国字号奖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