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作者翁永凯博士,曾在美国FDA生物医药审评研究中心任职11年,为FDA资深科学家和审批官。她现任北京大学中医药经济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健康教育培训项目特聘专家。同时,她作为“爱心基金会”的创始人和会长,对中国医药卫生和公共健康教育等多项计划给予了资金和技术上的多方支持。
2011年,翁永凯博士和她创办的“爱心基金会”积极参与平桥区开展的“健康服务进家庭”项目建设。该项目从孕产妇、婴幼儿以及中老年慢性病人群着手,开展相关健康教育与促进活动,其目的是在项目实施区的广大农村居民中树立以“预防为主”的科学健康观念,形成健康的家庭饮食、起居、锻炼和保健等习惯,争取在知识、态度和行为三方面促成有利于健康的积极转变。
“健康服务进家庭”项目只是平桥区正在开展的“平桥深化改革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项目中的一个子项目。整个项目的重点是以平桥区的郝堂村作试点进行探索实践,为新农村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示范。其主要目标一是通过创建“社区养老资金互助合作社”,探索促进村、社全面发展的模式;二是建设有茶文化特色的生态文明健康新村;三是巩固“三位一体”(经济发展、社区建设、民主治理)和“四权统一”(产权、财权、事权、治权)的村民共同体,增强乡村发展和建设的主体性和自主性。
《平桥纪行》一文是翁永凯博士在平桥区考察期间,以专家的视角和散记文体,记录了她对平桥区开展“深化改革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项目试点工作的见闻和感受,对平桥区在项目实施中的一些探索思路与实践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报从今日起,将陆续摘要刊发《平桥纪行》一文,以飨读者,敬请垂注。
□翁永凯
都说光阴似箭,屈指算来我回国已经五年多了。常有人问我在国内过得怎样,也有熟悉的朋友为我捏一把汗,担心以我的个性在国内会很不适应,但其实,我在中国的日子过得挺有意思,忙碌而充实。应该说,是中国大地上那些真心诚意为老百姓谋福利的人打动了我;是无数平实的人,他们锲而不舍的努力、自强不息的精神给了我信心,这其中就有信阳市平桥区。您有兴趣随我一起去看看吗?
缘 起
与平桥结缘始于2011年春天。春节刚过,中国著名的生态环保领域非政府组织(Non Government Organization, 简称NGO)、“北京绿十字”的创始人孙君就发来“平桥项目书”征求意见,希望爱心基金会能带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内容加入到平桥区的“深化改革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试点中去。我仔细读了项目书,该项目定位在以乡村经济与社会人文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由“北京绿十字”牵头国内的11家NGO组织为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的深化改革提出一个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规划。这其中每一家NGO组织分工负责不同子项目,诸如新农村建设、有机农业、农村养老互助、社区参与、村民自治、旅游文化等,整个改革方案由当地政府出资。我一直认为,NGO组织一手牵政府、一手拉社区,这是未来民间公益组织和社团在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扩大社会参与,逐步把具体管理和服务职能转给市场和社会组织、赋权于社会,又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基于对“北京绿十字”合作伙伴的信任和对平桥项目创新探索的支持,我欣然答应孙君一起去信阳市平桥区实地考察。
(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