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秦 旭)2月2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综合试验区建设和“三农”工作,部署今年任务。市委副书记、市长郭瑞民强调,要吃透上级精神、持续良好势头、全面提升水平,继续高扬改革的大旗,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积极作为,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谱写农村改革发展新篇章,奋力当好中原经济区建设前锋。

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乔新江主持会议。

市领导姚铁璜、王道云、宋效忠、高俊峰、刘国栋、冯鸣、张春香、方波、张继敬、李湘豫、焦豫汝和其他在家的市级领导出席会议,各县区(管理区、开发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郭瑞民首先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向受到表彰的各类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团结拼搏、善做善成的广大基层干群表示衷心感谢和亲切慰问!

就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做好当前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和“三农”工作,郭瑞民强调,一要吃透上级精神。深刻领会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握新的形势任务,对于深化农村改革、做好“三农”工作、巩固提升农村改革发展成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会议进一步强调农业基础地位。自2003年以来,中央连续9年以中央1号文件形式部署“三农”工作,去年以来又接连召开一系列关于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会议,充分表明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会改变,“三农”在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央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各种政策接连出台,为农村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增强了新动力。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发展。中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对今年“三农”工作和农村改革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必须结合信阳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要持续良好势头。近年来,全市上下始终坚持以试验区建设为统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立说立行、善做善成,“三农”工作持续呈现好的趋势、好的态势和好的气势。特别是通过三年的改革试验,闯出了“粮食怎么保、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的新路,积累了经验,得到了上级肯定和社会各界好评。实践证明,改革是破解“三农”困局、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的必由之路。必须矢志不渝、坚定不移,勇于创新、永不停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把改革试验推向深入,不断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三要全面提升水平。按照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要求和中原经济区建设总体部署,围绕探索新型“三化”科学协调发展路子,全面深化八项改革。要继续抓好六个“放大提升”。在土地流转、金融创新、社会服务、民生保障、产业富民和城乡统筹等方面,按照既定要求,坚定不移地向前推进,巩固成果、放大经验、深入实践、提升水平。要大力实施两项重点工程。切实把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和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作为推进新型农业现代化、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要通过加大投入,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注重统筹、主动对接,努力建设一批永久性高标准粮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要育强龙头企业,突出优势特色,搞好配套服务,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集群。要加快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围绕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升水稻机插水平,积极破解“成果少、推广难、谁种田”三大难题。

郭瑞民强调,完成今年的改革任务,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关键在创新、重点在投入、根本在实干、保证在领导。(下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