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沈阳2月19日电(记者 李仁虎 于 力)97岁的孤寡老人胡廷珍自从成为抚顺市望花区古城新社区“爱同舟”服务队的服务对象后,往昔孤独、冷清、艰难的日子从此与她告别。 “爱同舟”服务队和10多个志愿者服务队奉献爱心,使这个全市困难人群、失业人群、孤寡残疾人群最多的小区安定、和谐、快乐。

“爱同舟”服务队成立于2007年,由35名下岗职工组成,队员每月只拿政府给予的417.5元津贴。这些四五十岁的大婶大嫂为小区内的140多名生活不能自理的孤寡残疾人义务买粮、买菜、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陪护看病就医,奉献着无私的爱。在这个“百姓雷锋”团队的影响下,社区内外的人们纷纷加入到志愿者服务队中,小区先后成立了楼长、党员等10多个志愿者服务队。

辽宁省抚顺市是雷锋的第二故乡,是雷锋精神的发祥地,是全国开展群众性学雷锋活动最早的地方,抚顺人民深深地爱着雷锋,实实在在地践行着雷锋精神。1962年8月15日雷锋牺牲后,时任抚顺市委书记的沈越把预备给自己老母亲送终的棺椁献了出来。每年的3月5日,抚顺都要在雷锋墓前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半个世纪以来,抚顺把雷锋作为城市的标志,把雷锋精神作为城市精神的一面旗帜。

从2006年开始,抚顺市开展每年一届的“百姓雷锋”评选活动,至2011年已开展了五届,共评选出51位各行各业的“百姓雷锋”,展现了新时期以“奉献、拼搏、创新、求实”为内核的城市精神。

“竞争之激烈,反响之强烈,效果之良好是其他任何活动都无法相比的。”抚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国强说。这几年,在县区、单位、街道、社区等层面,全市也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百姓雷锋”式的评选评比活动。望花区连续多年评选出一大批“望花好人”。市供电公司一批劳模获得“雷锋奖章”。辽宁城际客运公司183辆“雷锋号”车行驶在抚顺与沈阳之间,日均发送乘客2万人次,一年365天,天天学雷锋、做好事,成为抚顺市最大的学雷锋流动窗口,又是宣传传播雷锋精神的最大流动窗口。近5年来,公司捡到交还乘客遗失物品1547件,其中人民币66900元、韩币59万元、日币17000元,收到乘客送递的锦旗120面、感谢信237封。

半个多世纪以来,抚顺涌现出全国最多的以雷锋命名的单位,有全国最丰富多样的学雷锋活动。上世纪60年代,全市开展“学雷锋精神,走雷锋之路”活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抚顺开展了“人人学雷锋,创建文明城”、“学雷锋,讲文明,树新风”、“市民形象大家谈、行业形象万人评、城市形象百万市民塑”等活动。进入21世纪,抚顺市明确提出用雷锋精神建市育人。据统计,高峰期抚顺市拥有学雷锋小组4万多个、学雷锋服务队2169支、学雷锋志愿者12万人,以雷锋命名的站、岗、亭、车、路、班级和团队遍布城乡。新时期,涌现出“全国爱国拥军好妈妈”胡玉萍、“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邓凤兰、“党的基层好干部”赵景顺、“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王海等一批学雷锋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