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赵 锐)元宵闹过了,这年就算过完了。虽然这年过得喜庆,但作为普通百姓来说,却也不轻松:买年货、置新衣、送礼、聚餐等等,各种消费接踵而来,不少上班族纷纷感慨地将春节称为“春劫”。按老百姓的说法,这个“劫”,就是将过年称为“过钱”。

日前,就过年开支大的现象,记者在街头进行了随机采访。在采访中,经记者粗略计算,部分普通百姓及上班族的各种过年的开支加起来,少则三四千元,多则上万元不等。其中购物的花销排在首位,大多市民表示,过年除了要置办年货外,给老人,孩子买新衣服的花销也不小,其次为走亲访友送礼,再者就是送红包也占了很大一部分。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有的打工族不在信阳工作,每年过年订机票是最发愁的事,票紧张难买不说,价格还特别高,基本是全价,下飞机打车回家也得好几十元,来回一趟下来,只算路费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在信阳工作,可父母、爷爷奶奶都在上海,过年肯定是要带孩子回上海过年,因为孩子小,去的时候坐飞机,回来时坐的火车软卧,光在路上就花了三千多块钱。另外,普通百姓购物、孝敬父母、走亲访友,也是过年开支的重头戏。购买新衣,给家里添加新的家电、食品等,是每个家庭必不可少的一项开支。有些刚参加工作的人,收入并不高,过年给父母买衣服和保健品,走亲访友送礼物,小的东西又拿不出手,过个年下来,一年省吃俭用存的钱也基本上花得差不多了。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因为参加工作没有几年,工资不是太高,年轻人平时又比较爱花钱,平时花费的就比较多,也没攒下多少积蓄,到过年时就觉得紧张了。虽然该花的钱还是要花,但是对年轻人来说的确压力比较大。上班族邬先生给记者算了这么一笔账:过年他孝敬老人花去1000多元,走亲访友买些礼品又花了2000多元,给自己添点东西花去2000多元,一个年过下来,他共花去6000多元。这是他两个月的工资,虽然觉得压力大,但这些钱又是省不了的。

在对上班族的随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每个人在过年期间所需要的开支不同,但是大家最后的感受都是一样,过年虽然开销大,但是钱花得还是值得,毕竟中国人过年就是为图个喜庆。然而,也有部分市民认为,春节过年,开销是应该的,但这要根据自己的收入量力而行,千万不要过度消费,这样也不符合我国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