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学生上课有桌椅可用,是对学校最起码的要求,但南宁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南宁金太阳小学开学第一天,就陷入了课桌椅不够的窘境。面对50多名新学生,老师们把大部分办公桌椅挪到教室,才勉强让40个同学就座,校长陈秉荣只好让10名家长下午再带孩子来。

南宁市这所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的尴尬提醒我们,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在一些地方特别是办学力量薄弱的学校还没有落实。把发展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让包括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在内的所有孩子都能接受合格的基础教育,是有关地方有关部门亟待做好的一项工作。

对教育的重视,不仅体现在重点学校的硬件环境和师资力量上,更应体现在非重点学校尤其是像南宁金太阳小学这样的学校办学条件上。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大多数孩子只能进入普通学校学习。因此,众多普通学校的办学条件才是衡量一个地方整体办学条件的决定性因素。多些雪中送炭,尽力补齐对普通学校投入不足的短板,关系众多孩子的未来,也关系社会的公正和谐。

相对于当地居民孩子入学的那些普通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学校面临的办学经费不足、条件较差的问题往往更加突出。这里有地方政府对保障和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工作生活条件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的问题,也有面对城镇化加速、流动人口增加准备不足、应对不力的问题。只有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大势,尽快走出城乡二元结构社会管理思维,努力为所有城市常住人口提供公平的教育、就业、社保等公共服务,才能使城市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

眼下,对流动人口民生保障不足的后果,已经在很多城市出现的用工荒中显现。虽然进城务工的名义工资高一些,但由于住房、医疗特别是子女教育等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最终迟滞了一些人进城打工的脚步,打消了他们扎根城市的念头。今年2月7日,在南宁市良庆区的招聘现场,84家用人单位带着7726个岗位到场招聘,近5000名求职者进场求职咨询,但最终达成就业意向的只有750人。

加快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所有孩子都感受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不妨赶快从配齐学校的桌椅做起。

(新华社南宁2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