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万斌 马国宇 段同峰)“过去,我们想养点家禽家畜什么的都很难,不是长得慢,就是常生病。现在好啦!到专业技术培训班学习2个月后,防病治疗的能力有了,管理水平也提高了,什么知识都掌握在手,多好哇!这都是托平桥区农广校专业老师的福……”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养鸡专业户江厚海指着一排排现代化的圈养蛋鸡房高兴地说。
像江厚海这样的新型专业技术农民,仅仅是平桥区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如今,该区已选拔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闯市场的专业技术农民村官100多人,培育各类有文化、懂科技、会管理的专业技术农民6000余人,他们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的双手,正在描绘着和谐、幸福的新农村画卷。
进入新世纪,平桥农村出现了“386199”现象,留守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普遍下降,成为制约农业持续发展的“瓶颈”。针对这一问题,平桥区紧紧抓住“建设新农村,培养新型农民”这一主题,以区职业教育集团和农广校为培养阵地,把培养专业技术农民、发展优势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新农村建设做为基础工作来抓。按照“一次培训、终身受益,一人学技、全家致富”的原则,大力培养专业技术农民。同时,还选聘大专院校和省、市、区农业专家担当农民科技培训的老师,创办了70所村级农民科技培训学校和村级农村科技书屋,在每个行政村推选40名具有一定文化基础的农民参加培训,因地制宜,开设了食用菌栽培、猪、牛、鸡畜禽饲养、沼气建筑、茶叶、地膜花生、超级杂交稻、大棚蔬菜、淡水养殖等十多种专业技术培训。
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培训农民10万人次,培养造就专业技术农民6000余人,这些专业技术农民已成为了现代农业发展的领头雁,引领着广大农民群众大力发展特色、高效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