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在信阳市图书馆享受文化大餐的市民。
本报记者 秦 旭 摄

□ 曹新俊 马保群

观花灯、看焰火、猜灯谜、去图书馆享受免费的文化大餐、在百花园里欣赏独具特色的民间文艺表演、去展览馆看书法、摄影佳作、到文艺广场一秀歌喉……壬辰龙年的新春佳节期间,信阳市民过了个有滋有味的“文化年”。

文化贺岁,精彩纷呈。的确,今年春节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民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特别是在元宵节期间,市委宣布部专门下发了关于元宵节期间广泛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的通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老百姓过年告别了酗酒、打牌的不良生活方式”信阳市民老张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信阳市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为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共建成群艺馆、文化馆18个,剧场影院9个,公共图书馆11个;全市20家博物馆、纪念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建成8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8个县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和2423个村级站点、506家农家书屋。信阳市的文化广场建设也上了一个台阶,百花会展广场、天伦广场、世纪广场以及罗山县的宝城广场、潢川县的弋阳广场等,都已成为百姓喜爱的特色文化广场。

正月十五闹新春,信阳市中心城区各特色文化广场、著名文化景点等46处聚居场所各种演出竞相展开,组织民间花会20支队伍进行传统文艺踩街活动,全市调动社会类文化文艺表演队伍和班子138个,参加演出人员近万人,直接观众300万人次。民间花会展演是今年春节文化活动的亮点,来自民间艺人、民间表演剧团以饱满的热情表演了舞龙、舞狮、踩高跷、蛤蜊舞、大头娃娃、二鬼摔跤、旱船表演等丰富多彩节目。扣人心弦的舞龙、幽默诙谐的旱船,精彩的表演高潮迭起,异彩纷呈,赢得了观众的阵阵喝彩。

为丰富广大市民节日文化生活,让广大市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健康、有益的新春佳节,信阳市图书馆还精心烹制了一份丰盛的新年“文化大餐”。为确保春节期间正常免费开放,全体馆员正常上班,春节期间共累计接待读者达11000人次,图书馆大厅里新添了标识系统,宣传导示牌等,精心装扮的大厅营造出浓郁的节日文化氛围,年味十足。图书馆精心采购了12000册成人新书和3000册少儿新书,工作人员加班加点分编整理,现已陆续上架供读者免费借阅。图书馆设置了盲文专柜,增添了盲文图书,为残疾读者朋友添置了轮椅。元宵节期间,图书馆举办了第二届灯谜有奖竞猜活动。经过精心筹备,免费公益讲座“申城讲坛”于2月11日(农历正月二十日)正式开讲,内容丰富,精彩连连。

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深厚的力量源泉。伴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快推进,群众的文化创造热情竞相迸发,他们不再只是送戏下乡的观众,而且成了舞台的主角。

春节期间,市文化新闻出版局积极组织2012年信阳市春节联欢晚会,参演人员630余人,结合现代先进声光电多元技术,突出信阳文化特色,为市民奉献了一台高质量受欢迎的新年文艺晚会;首次实现“政府主导、企业合力、社会参与”的工作模式,在全市举办了首届“彩虹杯”信阳民歌大赛,(下转第二版)

文化凝人心 和谐促发展

(上接第一版)大赛历时一个多月,632名选手踊跃报名,172名民歌手进入复赛,30名优秀民歌手进入决赛,极大地传承和保护了信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信阳民歌”,彰显了“信阳民歌”无穷的艺术魅力;举办了一系列美术书法摄影大赛和信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宣传展览活动,让群众参与和享受全市优秀的文化成果。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通过义写春联、送戏下乡等活动,在节前已掀起了“文化年味”高潮。

平桥区春节文化活动以“弘扬先进文化、构建幸福平桥”为主题,本着突出特色、丰富多彩、群众参与、点面结合的原则,体现群众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特点,集中展示全区群众文化艺术成果和建设和谐平桥的良好精神风貌。整个活动涉及“送戏下乡”活动、民间花会展演、春节书法摄影展、广场文化活动、卡拉OK大家唱、全民读书月活动、谜语竞猜、元宵焰火晚会等重点内容。活动突出社会性,尽量让群众当主角,动员全区文艺爱好者广泛参与,为其提供才艺展示的大舞台,丰富春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特别在“送戏下乡”活动中,抑扬顿挫的唱腔、优美华丽的身段、清新靓丽的扮相,令人回味的剧情,把一系列脍炙人口、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送到了千家万户,在寒冷的冬天为广大农村群众送去了温馨和欢乐;在书法摄影展中,通过广大专业、业余作者独具匠心的创作,以浓墨重彩和真情实感讴歌平桥的巨大变化,展现平桥人民的精神风貌与美好生活。

平桥区元宵焰火晚会将今年春节文化活动推向了高潮。整个焰火晚会共分为笑脸迎盛世、欢乐今宵、辉煌再铸、难忘今宵四个篇章,五彩缤纷的焰火伴随着雷鸣般的响声直冲云霄,各式各样的礼花绽放在申城的夜空,黄、蓝、红、紫等各种颜色交织在天空中,美不胜收,银闪瀑布、孔雀开屏、菊花等各式各样的造型照亮了天空,也照出了人们欢乐的笑脸。一簇簇礼花,一声声巨响,呈现出吉祥欢乐的壮观景象,美轮美奂的焰火盛宴将人们带入了一个难忘的激情之夜,吸引着大家不停地摁动相机快门,留下美好记忆。

“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元宵之夜。浉河区在琵琶台举行灯展。夜幕降临,伴着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和夜空中绽放的礼花,人们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到琵琶台广场观灯。琵琶台广场上,各式各样、五彩缤纷的花灯竞相绽放,美不胜收,引得市民啧啧称赞;狮子、旱船、秧歌、犟驴、蛤蜊、腰鼓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传统表演令市民们流连忘返。本次“魅力浉河”大型灯展活动有40个单位参与,共展出大型盏灯60个,其中,最大的15米长,5米宽,9米高,这些灯盏设计新颖、制作精美,集“声、光、色、动”于一体,具备音响、灯光、色彩、转动等功能,全面展示了魅力信阳建设的巨大成就和我市文化旅游展业的发展成果。

谈及今年观灯展的感受,市民黎强告诉记者:“今年的花灯很新颖,很大气,又颇具童心,最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今年是龙年,龙灯最好看,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也预示着我们国家百姓的日子像龙一样腾飞。”

在深圳做生意的王先生,说起老家信阳的变化,他十分高兴:“咱们浉河还有这么多文化,以前都不知道,这次听朋友说浉河有了新八景,并且灯展还在其中的琵琶台举行,晚上就跑来看看,还真是不错。”“几年没回老家了,今年回来后特意把城区转了个遍,感觉有点陌生了,整个老城区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漂亮了,以前脏乱差的情况根本找不到了,前天去了羊山新区看下,那里很大气、很磅礴,很具现代气息,希望咱们信阳越来越好,百姓日日越来越红火。”

节日期间,从百花园区到浉河两岸到处都充满喜庆的欢笑。望湖轩、茗阳阁、聚贤祠、申伯楼、龟山亭、河洲榭、平山塔、琵琶台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设施,让百姓参与文化活动有了好去处,让群众真正享受到“高水平”、“可持续”的精神文化生活。“浉河新八景不仅是旅游景观,更是文化设施,信阳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了信阳旅游的发展”作为一名资深导游的汪小姐对浉河新八景的定位给予了高度赞扬。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和加快魅力信阳建设的重要目标,着力扩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让群众得到更多的文化实惠。信阳市始终把人民群众喜欢不喜欢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文化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仅浸润着百姓生活,它更像一根强韧的丝,串起零散疏离的个体,使他们在集体参与中找到了归属感,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滋养着一方文明。

全市宣传文化部门深入挖掘春节、元宵节的文化内涵,充分认识其特有的文化价值,在展示传统习俗和信阳地域特色的基础上,使之成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成为展示信阳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成为人民群众增进情感、修养身心、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空间,成为我市文化大市建设的重要窗口,让广大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文明、和谐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