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生

而今,北京的元宵节,毫不夸张地说,已成为春节后第一个美食节。君不见,各类媒体喋喋不休地说元宵、游客、居民排长队买元宵、人们走亲访友送元宵……很多人并不了解,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农历正月十五的节日叫“上元灯节”。“元宵”本不是食品名称,是元月(一年中第一个月)第一个农历十五夜晚(宵)的意思。既然古人有“民以食为天”之说,在中外游人汇集的城市,适逢佳节,让食品登台唱主角也无需多议。但是,农历正月十五,老街古景中的灯彩景观,真的不应该被人们淡忘、忽略。

清末文人王国维在《皇城灯彩纪事》一文中曾表述,当年的京城,东四牌楼十字路口往南,便是灯市口大街,自明代始,那条街就以灯市闻名,入夜时分,制售手工灯彩的店铺,连片构成辉煌之景,特别是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上元节时,街边除了日用杂品、服装百货、文物古董、奇花异草、鲜花绢花、假山盆景等摊位,地上、楼上、街巷、胡同、四合院多类纱灯、球灯、方灯、宫灯、菱形灯、荷花灯连同“细剪百彩,浇水成之”巧制而成的冰灯,一一成为古街奇观壮景,吸引本地人和外来客游逛。与之相随的是:灯市口大街放烟火、舞龙灯、扭秧歌、击太平鼓、打花棍、跑竹马等,十分精彩。先生已远,古街灯彩也无。如今,只是留下“灯市口”一个地名,闻名而来的游人,只能看到数量多得能遮掩路面的机动车和足以遮挡视线的钢筋水泥建筑,于是,大多数人低头匆匆而过。

在苏州街、护国寺街、烟袋斜街、牛街连同前门大街等老街巷相继还原旧貌之时,一些民俗文化专家、而今所剩无几的灯彩老艺人在不断建议,希望政府在关注手工灯彩艺术保护、传承的同时,还原或部分还原北京灯市口“万家灯彩争辉”的场景,让一年一度的“灯节”,成为京城一道璀璨景观。

众所周知,在人心浮躁、急功近利的当下,手工制作的灯彩制品,显得费工费时、传承艰难。因此,年节的灯彩制品大多源于机械制作。殊不知,如果换换营销思路,传统灯彩既有市场前景,也与旅游市场发展密切相关。仅以北京特有的宫灯为例,前两年,由北京怀柔区九渡河镇灯彩制作者生产的“喜鹊登枝六角宫灯”、“龙凤狮宫灯”等多类宫灯走出国门,在新加坡和捷克的街头高悬,成为国外城市里一道中国灯彩文化景观。而后,该镇确定了7个村为灯笼产业村,有了“京郊灯笼第一村”称号,来此观览、选购的游客由此络绎不绝,灯彩制品的年销售额多达数百万元,村民人均年增收近万元。眼下,怀柔区二道关、九渡河、黄花镇等7个旅游沿线乡镇,形成了以异型灯彩、大型宫灯、喜庆灯、礼品灯、孔明灯、河灯、木质六角灯为主的、手工制作的“旅游灯笼产品组合”。试想,假若景区、老街、购物场所的部分灯彩制品,由机械制品、电气制品变为风格各异、流派不同的手工灯彩装饰品或商品,形成品牌化管理,成为民俗旅游观光地、民俗旅游商品集散地,岂不又多了一道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