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 锐
农历正月十三,记者来到了浉河区柳林乡,感受这里以磨豆腐为生的人们有着什么样的新变化。
刚刚进入柳林乡的柳林老街,各种各样的豆腐招牌映入眼帘。在柳林老街,仅仅百余户的人家,就有20多个加工豆腐的作坊。狭窄的街道两边,一堆堆劈好的木柴,一缕缕升起的炊烟,以及一栋栋崭新的楼房,见证了豆腐加工师傅们的勤劳。余广波的豆腐作坊在老街的中间,门前没有竖任何牌子。老余今年快50岁了,做豆腐超过了30年。记者走进老余的豆腐坊时,老余已经在压豆腐了,压豆腐是做豆腐整个程序里的最后一个步骤了。只见老余先将压豆腐的木框摆好,把宽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开始将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里,水哗哗地从下边流出来,豆腐花沉积在木框里。等到木框里的豆腐花积满了,将豆腐包的四角翻过来,再将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压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时候,揭开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
老余说,做豆腐挺苦的,一是磨黄豆,再就是早起。光磨黄豆就能占用一半的人力和时间,现在有了磨豆机,轻松不说,杂质还少,这个苦可以不用受了,但那早起的“惯例”却是没法改。
提起做豆腐,老余很有感慨:那可是一件既繁琐又很辛苦劳累的活儿。先不说程序繁复:要泡豆子,然后磨成豆浆,再把大锅里的豆浆煮沸,然后点石膏粉,再盛出来放到木框中用纱布打包,榨去水分……而且还得大清早将豆腐拉到几里外的集市上去卖,但做豆腐就得受得了这份苦。老余告诉记者,做豆腐最关键的技术就是点石膏粉了。所谓点石膏粉,说白了就是放石膏粉的比例,比例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豆腐能否成型。一般来说掌握了比例就可以单做了。因此点石膏粉的手艺,许多做豆腐的师傅一般是不轻易传人的。
老余做的是地锅豆腐,除了磨豆子用机器,其余的都要用人工来完成。每天,在他的作坊里,总会有五六个人干活。因为太累,老余的儿子虽然也在作坊里干活,但老余担心儿子不愿意接手这个作坊。老余告诉记者,从他奶奶那辈家里就开始做豆腐了,后来传给了父亲,到自己这儿已经是第三代了。三代人传下来的手艺,如果儿子不接,失传了很可惜。
老余说,做豆腐虽然挣钱不多,但好在是传统的手工豆腐,做好了就不愁卖,基本上都是被提前预定的。几年前,他盖起了二层的小楼;为了方便送货,去年,他买了一辆机动三轮车,专门骑车给人送豆腐。老余说,他还有一个最大的愿望,希望在几年内把生意做大,办起自己的豆腐加工厂。虽然豆腐制作不断向机械化靠拢,传统的作坊式制作正淡出人们的生活,但老余却依然做着他的“小灶豆腐”。在他看来,“小灶豆腐”就是比那些蒸汽做出的、放入了各种添加剂的豆腐来得纯正、自然和健康。“豆腐,离开了小灶,味道就是不地道。只可惜现在‘小灶豆腐’正在一家家地减少。”老余言语间流露出对“小灶豆腐”的眷恋,“只要我的豆腐作坊还开着,我就只做‘小灶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