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 张兴军 胡 星

陈巧莲拿着一个配好了药的吊瓶,挂在火炉边的支架上。紧接着,她弯下腰,找准血管扎针,打开滴管旋钮,药水随即滴滴答答地流下来。整个动作熟练流畅,用时仅十几秒。

“早上7点开门,除了中午回家吃顿饭,一直都在看病,到了晚上碰到急诊还得上门服务。”陈巧莲说,“快50年了,几乎天天都是这样过来的。”

这是河南省通许县城关镇东水沃村卫生所,67岁的陈巧莲是所里的一名村医。从18岁开始做赤脚医生算起,陈巧莲为村民看了一辈子的病。

记者采访的时候,碰上39岁的村民王俊丽因为鼻塞加上喉咙疼前来看病。陈巧莲为她诊断过后,开了3天的药,包括维C银翘片、甘草片和地塞米松等,此外又给王俊丽患脑血栓的父亲拿了3盒药。两项费用加起来一共花了11.7元。

“我家住对门,平时看病拿药一扭脸就到,你看我围裙都没解,回去还得接着洗衣服。”王俊丽说。

王俊丽拿着药刚出门,村民田永强又来了,因为父亲患脑出血,多年来生活不能自理。最近城关镇卫生院在为老年人开展慢性病体检,一旦认定符合条件,将来看病报销就能享受补助,他为此到卫生所里咨询相关政策。

“像我父亲这种情况,不可能天天住院,平时有个啥事,就得到所里来。”田永强说,“俺农民看病有俩习惯,一是便宜,二是就近。这么多年,他们可真是帮了大忙。”

正在打吊针的张玉英接过话茬:“别看诊所小,可方便了咱老百姓。时间长了,病人的情况都记在他们脑子里了,那就是村里人的健康档案,比如我对青霉素过敏,所里的医生都知道,配药时都不用多问一句。”

已经是上午10点,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此时外面天寒地冻,气温尚在零下,卫生所里因为烧着火炉,暖意融融。

70岁的村医李兆祥介绍,卫生所建于2003年,占地0.4亩,共有6间房,分别用作药房、接诊室、观察室、治疗室等。尽管加上护士,目前全所有4名医务人员,但对于东水沃这个拥有4000人的大村来说,人手还是显得紧张。

陈巧莲忙着给人看病的同时,李兆祥正在一丝不苟地核对着村里赴疆采棉人员的名单。

“7月份,村里不少人到新疆摘棉花,听说那边发生了脊髓灰质炎,得抓紧统计人数,啥时去的,啥时回的,15岁以下的儿童有几个,都得搞清楚,名单定下来后就开始发放糖丸。”李兆祥说。

和陈巧莲一样,李兆祥也干了一辈子的村医,并曾于1998年获得过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作为所里年龄最大、资历最老的医生,他说自己眼下的心愿就是希望这份事业后继有人。

“我一直想让儿子接班,可人家不感兴趣,出去做生意了。”李兆祥说,“干我们这行,风险高、待遇低,年轻人出去打工,在工地上提水泥,一天下来也能挣几十块钱。”

陈巧莲介绍,以前所里的收入主要是药品差价,加上每次扎针可收2元的手续费,其他人工基本不收钱。“前阵子上面刚开了会,通知说今后卫生所的药品一律零差价,一毛钱进就一毛钱卖,加一分都不行,每开一个处方补助4块钱。这个政策刚实行没多久,将来收入怎样还不太清楚。”

结束采访的时候,两位村医都表示,希望多呼吁呼吁,鼓励更多的学有专长的年轻人到卫生所来工作。

汽车驶到村口,映入眼帘的卫生所只剩下了白墙灰瓦,以及墙上那鲜艳的红十字。车声轰鸣中,两位老村医的话仍然在耳边回响:“这把年纪,本来是该退休享清闲的时候,可是没那么多人手,只好继续坚持。卫生所虽然比不上大医院,但是农民平时有个头痛脑热,家门口看病还是离不了。”

河南省卫生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省共有64140个村卫生所,注册在岗乡村医生近14人。2011年11月,河南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2012年底前全面完成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并提出加强对乡村医生培养,完善乡村医生补偿、养老政策,多渠道保障乡村医生收入。

(新华社郑州1月29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