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马西曹 万 红)去冬以来,淮滨县结合实际,用足政策,用活机制,调动引导社会方方面面力量,推动全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深入开展。

用好“一事一议”机制。村组与群众代表协商,集体筹资,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谷堆乡符营村利用“一事一议”,筹资68万元实施扁担湖综合治理。洪营村整修灌渠2公里。全县利用“一事一议”资金总计2600余万元,兴建和改建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00余处。

用活产权机制。该县加大产权改革力度,鼓励兴修民营水利。各乡镇积极向群众宣传“谁投资、谁管理、谁经营、谁受益”的兴修小型水利工程的政策,群众自发筹资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的日渐增多。王店乡外出成功人士鲁长剑个人出资40万元,对王店乡小店村毛湖进行改造。赵寨村费长陵投资36万元,整修万方大塘一口。张庄乡徐营村张玉金流转承包土地2700余亩,投资15万元,进行水田路渠综合整治,累计出动400余人次,对流转土地范围内的田块、路、渠进行大面积整修,整修生产路13千米,新挖和改造渠道26.2千米,完成土方4万立方米,形成了田成方、路通畅、渠相连的农田网格。

用足激励机制。该县积极开展“淮河杯”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竞赛,充分调动各乡镇积极性。县财政拿出55万元奖励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乡镇,设一等奖3名,奖金各10万元,二等奖5名,奖金各5万元。制定以奖代补办法,县财政拿出2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奖补,激发了社会各界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情。

强化投入机制。县财政自筹资金1915万元,大力实施饮马港上游片区除涝改造工程。工程完成后,将进一步改善县城区域综合环境,彻底解决区域内17.49平方公里耕地的内涝问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十分显著。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淮滨县累计降雨不足常年同期平均值的一半。面对几十年不遇的干旱,县委、县政府积极应对,出台奖励政策,补助新打应急灌溉机井。在此政策推动下,2011年7月1日至8月20日,全县共新打机井1196眼,兑现补助资金466.4万元。

巧用市场机制。该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和高速公路建设用土需要,新挖大塘31口,既解决了挖塘资金投入问题,又满足了新农村和高速公路建设用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