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富

关于春节,自原始社会的“腊祭”,至汉武帝时的“元旦”,到民国的“春节”再到新中国的春节,以至民间的“过年”,代代相因,薪火相传,历经两千多年,无论喜悦或辛酸,都在弹指一挥间。然而,抚摸一下世事的沧桑和巨变,总能让我们感触一点什么。

穿新衣,戴新帽;吃饺子,放鞭炮。坐飞机,游港澳;发短信,问声好;看春晚,赵本山……种种年味,值得回味;新添的年味,意味深远。这些记录了我们祖先生活和现代文明的一个个有关春节的符号,就是每一个人记忆和渴望中的“过年”。而当这些有关过年的文化符号化身为你我身边的人、物、事的时候,回味起来,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当我们翻过“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那一页的时候,一声春天的炮响,就迎来了新中国的第一个春节。“大喜,解放了”。这个年没有磕头、烧香,却因为解放而不同寻常;上世际60年代的日子虽然过得非常紧,但人们却有个好心情,吃上一顿团圆饭,欢欢喜喜过大年;70年代咱不说,80年代过得乐——首度春晚上舞台,王景愚的小品“吃鸡”则让人乐开了怀;90年代有长假,7天时间游天下。打个电话拜个年,欢天喜地大团圆。看电影、听音乐。逛超市、放烟火。黄金周、农家乐。贺年卡、年终奖……物质和精神双双上涨,高兴还来不及,乐着乐着就到了21世纪。涨工资、奔小康。建和谐,无差别。城市化,工业化,商业化,信息化,全球化。大民生,发短信……春节过得红红火火,好日子一个接着一个,让人分不清哪是春节哪是平常的生活。其实,有了好的生活,我们每天都把普通的日子当着春节来过!

过去有一句俗话:“大人喜欢种田,小孩喜欢过年”。小时候是很不理解前半句的,因为,种田多累呀,为何要喜欢呢?后来才知道,那时,大人并不是真心喜欢种田,但是,在穷苦的日子里,为了养家糊口,大人不得不喜欢。而“少年不识愁滋味”,唯有过年才能有一点好穿的、好吃的,自然就喜欢了,而且期盼能天天过年。可见,一句俗话,自古而今,涵盖了几多人世的苦辣酸甜、沧桑嬗变!

抚今追昔,年年岁岁,岁岁年年。当我们生活在如歌的和平年代,生活在改革发展的和谐社会,虽然我们还喜欢种田,但已不是过去意义上的为了生存;虽然我们还喜欢过年,但已不是过去意义上的为了解馋。因为,现在不管是一日三餐,还是一年365天,我们天天在“过年”,不只是物质上的,还有精神上的。眼看农历壬辰年的春节就要到了,我们当然喜欢。但在喜欢之余,是不是该想点什么,做点什么?无论对己,还是对人,应无愧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