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蓝电子工业园标准化厂房外景。本报记者 方慧玲 摄
工人们正在组装液晶电视机。本报记者 方慧玲 摄

(上接第一版)

市长助理、信阳工业城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勇说:“我们把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看做是天大的事情,要求干部职工做到热情服务、周到服务、持久服务。首先让投资商在与我们接触的第一时间,知晓工业城的办事程序和时限要求,并就项目的招商、建设、生产运营三个阶段进行独立运作和服务,让客商在工业城办事的每个环节做到有固定的人来服务。同时,我们还制定了工业城招商引资‘八条禁令’、客商投资优惠政策等文件规定,教育和引导干部职工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真正保护客商的合法利益,保护客商投资的信心和积极性等。”

去年以来,信阳工业城在“做”上下真功,提出了“全心、全时、全程”服务理念,建立了“小机构、大服务”的服务机制和“精简集中、灵活高效、亲商务实”的管理机制,提升了服务水平,有力地推进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面夯实了电子信息这一新兴产业成为我市主导产业的基础,形成与装备制造产业齐头并进的产业发展格局,促进了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健康发展、跨越发展。在当前硬件环境水平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只有着力打造过硬的软环境,在做足、做细、做精服务工作上做文章,企业才能够更好更快发展,产业集聚区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去年以来,信阳工业城先后召开10多次重点企业项目座谈会,邀请重点项目负责人、企业代表参加,就产业集聚区整体工作、办事效率、工作态度、环境保护、企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向企业广泛征求意见,详细了解企业、项目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面听取企业对产业集聚区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对反映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梳理,建立台账,明确了解决时限和责任人。

信阳工业城深入推进“全程代办制”,对重大项目,从协议签订时起,派专人代办项目前期的立项,如工商注册、税务登记、土地审批、规划、建设、环评等大量审批事项。实行“限时办结制”,只要符合有关规定,办结率要达到100%。“组合式”、“保姆式”、“一站式”等服务,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步步相连的服务机制。为提高工作效率和便于沟通,信阳工业城将企业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及包保人员姓名、职务、分管工作、联系电话等制成服务联系卡,发放到所有企业。要求包保人员24小时开机,随时保持联系畅通,如果企业生产中有什么难题,可以随时找到管委会领导和负责同志,真正做到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注重融资平台建设,成立了3家投资公司,1家担保公司,2家银行助贷中心,先后融资3亿元,担保贷款1.5亿元。在招工方面,工业城管委会及时采取电视滚动字幕、户外LED屏、报刊广告和广播等多种形式帮助客商广泛宣传,并设置招工平台受理推荐用工,共为企业推荐用工1000多人。在建设良好治安环境方面,投入近千万元,使派出所、消防队营房建设和装备更新走在了中心城区前列,在电子产业园和社区等重点区域设置警务室,为企业经营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保障。泛蓝集团总裁郭金霖考察完信阳工业城的投资环境后,感慨地说:“之所以最终选择在信阳工业城落地生根,就是因为这里良好的投资环境深深吸引了我!”

当前,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已成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之一。素有“三省通衢”之称的信阳市以其突出的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各项优势成为众多电子企业移居中原的理想落脚点。首先,信阳山水秀丽,气候宜人,是中国著名的宜居之城、魅力之城、创业之城,良好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合电子元器件的加工和运输。其次,水、电、气、土地、劳动力等方面价格低廉,建设成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和商务成本远低于周边及沿海地区,非常有利于沿海产业的集群式转移。再次,信阳工业城基础设施基本配套、主导产业正在形成,引得电子信息产业上下游企业抱团入驻,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展望未来,信阳工业城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既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也具备了更好的条件。机遇在于《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河南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信阳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国家重视、省里支持,必将带来一系列扶持政策;机遇在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正加速向中西部转移,内地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兴起。更好的条件则来自于市委、市政府发挥优势、科学运作、务实重干、善做善成,科学打造了信阳电子产业园,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构建了载体;来自于信阳实力的提升、体制的创新、环境的优化,在金融、土地、外贸、设施配套等方面有了更为广阔的运作空间,信阳工业城电子信息产业大发展前景无比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