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海燕
1月11日,记者怀着走基层、到农村的迫切心情,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固始县养殖大乡洪埠乡。出发前,县新闻科小刘告诉记者,洪埠乡的养殖全县闻名,每个村都有养殖专业户。记者刚到高皇村,村支书就把记者引到村头老李家。在老李家,只见二十几个帮工正在帮助老李装即将销售的成品猪。见记者到来,老李赶忙放下手里的活,与记者握手。他告诉记者:“托老天帮忙,今年还真的卖上了一个好价钱。”当问及能挣多少钱时,老李笑着说,除去成本,少说也能挣上7万多元。
从老李家出来,记者与洪埠乡党委书记赵连学,来到高皇村飞翔合作社。赵书记告诉记者,该合作社创办人徐华平,1989年刚满16岁就离开家乡外出打工。然而,经过二十多年打拼的他,却于2009年回到了家乡。在飞翔合作社,记者见到了徐华平。他告诉记者:“我就是一个农民,总觉得干什么都不如种地稳当。现在那么多人都出去打工了,以后种地肯定都要靠农机了。”他还解释道:“我叔叔、舅舅都是开收割机的,每年出去跨区作业,一年能挣10万多元。跟他们一合计,我就觉得用农机种地肯定行,收益不成问题。”果然,回来后的徐华平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流转了1.5万亩土地,建起了飞翔合作社。如今,他的合作社不仅有1000多户农民“入股”,而且,每年还有近百万元的收入。谈起他的农机合作社,徐华平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合作社统一购买种子、化肥,由于量大,价格就比农民自己买便宜;利用机械作业,只按作业的成本计费,比农民自己请拖拉机、收割机作业至少省一半的费用;田间管理合作社有专人负责,几千亩的地只需要几个人就可以;另外,合作社负责大批量的销售粮食,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价格上也有优势,还能省下农民自己售粮时的来回运费……“这里外里就省得多了!”徐华平说。站在一旁的赵书记补充道,农机合作社还把所有的田地加入了农业保险,不仅降低了经营的风险,而且,农民投保农业保险,政府还给予每亩3元的补贴。这样的好事,农民当然愿意啊!
说起乡里发展,赵连学书记如数家珍:“近年来,我们通过‘乡情、亲情、友情、热情、激情’来感化外出人员,让他们主动回乡领办实业。如今,还乡的实业家,已经成为我乡经济发展主力军。如洪埠籍创业成功人士张贵宏投资1.2亿元,征地500亩建设标准化仓房20幢,创办的鑫港粮业集团,集粮食仓储加工、新品种试种推广为一体,总库容30万吨,建标准化厂房2个,精制加工粮油30万吨,实施粮油新品种试验基地300亩,成为中央粮食储备库,年创利税2000万元,可解决1500人就业;返乡青年朱兆洲创办的五洲现代养殖合作社,投资5000万元,建有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行猪、鸡、鸭、鱼综合养殖,年产值达2000万元。现入社会员100户,享受技术服务支持的有500多户,带动周边1000多农户走上了致富之路。目前,我乡的‘豫南黑猪’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