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 柳

木工刘诚后,今年60岁,脸庞圆圆、浓眉大眼的他,花白的胡茬围着下巴长了一圈,一看就知道是个踏实能干的人。他以前在国有的陶瓷厂工作,工厂倒闭后,就和别人合伙开了个铸造厂,因为经营不善,这个小厂也没能维持下去,现在在我市的五丰家具厂备料组当木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厂里指导学徒辨别木料。

“原木的粗细、横断纹理、木质松紧都是要细心看的。另外,一定要选不腐朽、不变色、不翘裂、无边皮、无虫蛀的。你们看,这些都是优质樟子松木。松木怕潮湿,为了保证将来制成的家具不开裂,仓库要保持恒温恒湿……”在工厂充满木香气的备料车间里,刘诚后举起任何一块木头,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刘大叔知道得可多。”他的徒弟是几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他们对刘诚后很佩服。“像水曲柳、东北榆、柳桉、香樟、樱桃木、紫檀、柏木等木材,他能分得清清楚楚。为了准确识别树种,精确地用材,他经常给我们讲木材的性能特征……”刘大叔听到徒弟们这样夸他,用腰上的围布擦了擦手,露出拘谨的笑容。“我也是半路出家,以前做的是瓷活儿,现在又跟木头打交道,咋说哩,干哪行就得钻哪行,干什么都得有个样,不用心什么都干不好。”“我在‘五丰’8年了,一进厂干的就是‘备料’工作。备料,是家具生产的前期工序,包括拼料、平压刨等工序。我52岁学的,一学就会,更何况这些年轻人呢。”刘大叔现在是备料组的组长,听他徒弟们说,刘大叔去年还被聘为家具厂的厂长,可他没干。为什么厂长不当,当组长呢?刘大叔说:“我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当厂长肯定要会全面的知识,像用电脑制图什么的,我应付不过来了,还是交给年轻人来做好。我就干个直活,挺好的。”“这8年我带过不少徒弟,有的嫌木工不好听,跑了。我觉得年轻人千万别眼高手低,你瞧我们厂高薪聘的那些技术员,都是二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别看年纪不大,却在深圳、东莞干了十来年了,他们的经验丰富着呢。”敬业的刘大叔一个星期只回家一次,他说:“下过岗、又没创业成功,现在年纪大了,能有个踏踏实实的工作干,我挺知足的。”

“刘大叔,今年可是你的本命年啊。”刘大叔怔了一下,笑道:“可不是吗,我属龙的。”“年货办好了没有?新年准备怎么过?”记者问。“我老伴都把年货备齐了,就差买年画和春联了。”“过小年,我们就放假了,好好在家看看电视,抱抱孙子。”刘大叔乐呵呵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