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风景区待客的游船。 吴 铭 摄

大凡人有了心事,除了宅在家里,窝在床上,就是出去走走,散散心。你还真别说,这一走,所有的不良情绪,顷刻间就会烟消云散。这大概就是旅游的原始动力。

旅游除了调整情绪,还可以发展经济。有头脑的领导,都喜欢打这张牌,让当地老百姓赢一回,赢得腰包鼓起、喜上眉梢、笑逐颜开。

也许有人会说,旅游经济并没有创造财富,只是将钱从左兜里,掏出来,再装进右兜里。这话说得不无道理,因为你到别人的地盘撒银子,别人到你的地盘送“老人头”,这经济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呢。但仔细一想,就不对了。因为钱一掏一装,性质就变了,你的钱就不是你的钱了,别人的钱也不是别人的钱了。钱重新洗牌,就会促进经济平衡,进而促进经济发展。

这些年,随着社会的进步,咱老百姓开始不愁吃、不愁穿了,见面“你吃了么”的问候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这些日子到哪里游了”。可见大家对旅游的看重。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旅游最重要的还是愉悦身心、放飞梦想。欧阳修说:“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间有什么?“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看来,欧阳大人寄情山水,是因为山水之间,一年四季景色迷人,变化多端,山水之乐,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独自著书立说,这大概就是欧阳太守之乐趣了。

然而,旅游的意义,还在于带来文化的大繁荣、大提升。文化是和物质相对的一个概念。我这样说,似乎有些抽象,如果我说,世界是物质和文化组成的,一半是物质,一半是文化,就具体多了。就某一个人而言,也是这样。除了血肉之躯,还得有思想、有灵魂。这思想、这灵魂,说穿了就是文化,文化是一种修养,它和文凭高低无关,它和地位尊卑也无关。

旅游的过程,其实就是进修的过程。所谓见多识广,说的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人都有好奇心,总想到他乡寻找故事。在寻找的过程中,一不小心,说不定你就成了有文化的人。前不久,省杂文学会在新县召开年会,来自省内外40余位知名杂文家,游览了这块被鲜血染红了的土地。我有幸混迹其中。但我生性胆儿小,从一座陡峭的山头上翻下来,腿竟然有些发软。同游者安慰我说,这只不过是把儿时的游戏再玩一遍。一句话点亮了我的记忆。儿时何止爬山,树都上过呢。山再陡也陡不过树,那时,上树都不怕,为什么现在下山却胆怯了呢?和小时候相比,提升的是层次,丧失的是勇气、是勇敢、是勇为。这种文化心理的丧失,注定会让我脸红一次。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大多数人之所以喜欢身边游,而不肯远足,说穿了就是文化心理使然。其实,那些奇异雄伟、壮丽怪诞、不同寻常的景象,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只有文化背景雄厚的人,最后,才能征服那些所在。

文化促进旅游,旅游提升文化。文化与旅游已进入热恋期。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即使是自己的亲爹亲妈,有时也分不清谁兄谁弟。

新年的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却留在我的心里。虽然历史不会因为某一时刻的到来而改变,但我们往往有了某种心思,总会习惯找一个新的起点。

那就让我们从新年出发好了。

我喜欢出发。从某种意义上,出发意味着对过去的背叛,但过分怀念过去,就会断送未来。人生在世,总是走在路上,要比在风景里驻足更有趣。我庆幸我还没有老,还能一路走下去。走过了一村又一寨,翻过了一山又一岭,哪怕路边的野花,也招惹不了我前行的脚步。一路走,一路看,看了大山,我还想看大河;看了大河,我还想看大海;看了大海,我还想看大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辞旧迎新,是我永不枯竭的内驱力。我坚信,带着文化上路的人,永远不会老,即使老了,也会越老越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