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县财政筹资2800万元投入农建。其中,饮马港上游除涝改造工程,就投资1915万元。工程开工以来,已建排涝站、闸各1座,修交通桥1座、生产桥8座,埋设涵管95处,开挖、整修排涝沟5.6公里,完成投资1580万元。二是项目注资。积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等涉农项目资金5247万元,捆绑使用,集中投放,带动农建。三是社会融资。通过一事一议方式筹资2600多万元用于农建。四是群众捐资。县乡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个人投资农建。如邓湾乡的徐西涛,个人投资70多万元改造史河,已开挖土方5.1万立方米。王店乡的鲁长剑,个人出资40万元,改造王店乡小店村毛湖大塘。张庄乡徐营村的张玉金投资15万元,整修生产路13公里,新挖和改造渠道26.2公里。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2010年10月至2011年7月,该县遭遇了几十年不遇的干旱。该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应对,结合水田多、灌溉用水量大、地上可用水资源较溃乏的实际,把新打抗旱机井、增加灌溉水源作为工作重点,要求各乡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建设,引导和支持群众投入抗旱,切实提高水利设施标准,增强服务农业发展能力。县政府及时出台奖补政策,调动了群众投入新打灌溉机井的积极性。仅2011年7月1日至8月20日,群众自筹资金1794万元,新打机井1196眼,县财政兑现补助资金466.4万元。其中,王店乡就新打机井408眼,期思、固城、马集、三空桥、赵集等5个乡镇新打机井都在100眼以上。同时,县政府还先后整合农业综合开发、新增农资补贴、千亿斤粮食、土地整理等项目资金780万元,新打机井260眼。2011年以来,全县共新打机井1594眼,维修旧井1105眼,新增和改善井灌面积近12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