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周海燕)建立服务农村改革发展制度,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农村一线服务,是试验区建设发展的前提。今年以来,我市先后组织130多个涉农专家服务团,选派200多名科技特派员,4000多名教育、文化、卫生专业人员到农村开展专业技术服务。
市农村改革试验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积极推进试验区建设,探索建立分类培训机制,全市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党校和人才示范基地的作用,大力开展农村人力资源和农村人才培训,为试验区建设发展提供条件。今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举办各类培训班2200多次,开发培训农村劳动力和农村实用人才60多万人次;引进39名博士、103名硕士、73名重点院校本科生到信阳工作;全市选招“三支一扶”大学毕业生110名,省选调生30名(其中硕士7名)充实到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举办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14期,培训农民3.1万多人次,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223项。机关、事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各类创业人才持续投身农村改革试验。目前,全市参与土地流转,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企业、高效农业示范园等各类人才达到1173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