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生
陕西农民老韩辛辛苦苦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大学生,可是没想到,孩子毕业之后找不到正式工作,只能和自己一起打工。这是2011年12月14日《中国青年报》刊登的报道。作为一个大学教师,看到这样的报道深感愧疚。中国大学教育是失败的,这不是在进行价值判断,而是在陈述一个残酷事实。
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现在的大学只教给学生知识,却无法提高学生的智慧。因此,那些拿到文凭的大学毕业生,未必拥有生存的智慧,他们白白地浪费自己的青春,却一无所得。
过去人们常说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人们的命运。现在看来未必。互联网络时代,知识俯拾皆是。拥有知识的人,并不一定拥有智慧。许多有知识的人,并不能被称之为知识分子,因为他们不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多数不过从一个教室转到另一个教室,获得一些毫无关联的信息。
笔者始终认为,大学教育应该是哲学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洗礼,是关于社会的分析。大学的存在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我生存发展和与人相处的能力。相对于生命而言,智慧恰恰就是一种生存的能力;相对于生活而言,智慧就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相对于工作而言,智慧就是一种应变的能力。然而现在的大学已经混淆了知识与智慧的区别。我早就呼吁,在中国的大学教育制度没有改革之前,不要把上大学看作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因为大学教育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
一些大学校长认为大学毕业生杀猪、卖菜都很正常,这实际上已经在暗示,不要把上大学看作是一种正确的投资。既然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学到杀猪的本领,那么还不如提前进入社会通过实践获得杀猪的智慧;既然大学毕业之后只能在菜市场工作,那么还不如直接进入菜市场,早日实现自己的原始积累。
读书能改变人们的精神,却不能改变人们的财富;读书能改变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却不能改变人们的命运。有的人可以通过读书提高自己的智慧,有的人则只剩下毫无生命的知识。我觉得,若是为了纯粹获取知识,不如去上网。只要掌握基本技巧,完全可以通过自学获得充足的信息。所以,砸锅卖铁也要把孩子送进大学的心态,应当一去不复返才好。(据《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