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超
前不久,在信阳师范学院桃李园广场,一棵由上千根一次性筷子组成的近2米高的“筷子树”分外惹眼。“对不起,我再也不能和你共同成长”等标语,似乎正是这棵“筷子树”的心声。这棵“树”,是信阳师范学院同学们从学校附近的小饭馆里一根一根搜集来的。活动主办方介绍,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环保,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此行此举,让笔者在感叹之余,未免有一些担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信阳还能继续保持“天蓝水清林绿”吗?
应该说,信阳环境保护工作还是卓有成效的。今年,我市在全国宜居城市评比排名中,由第十位跃升到第八位。这充分说明,信阳山川秀美,环境宜人,不仅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也是景观优美怡人的城市。“山绕绿城城砌玉,城裹碧水水飞虹”正是信阳市容的真实写照,被誉为“北国江南”、“江南北国”。优良的生态环境,更是信阳的一张“魅力名片”,也为信阳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信阳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欠发达,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环境问题的高发期、资源环境矛盾的集中期,(下转第三版)
由“筷子树”想到的
(上接第一版)一些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资源等问题客观地摆在我们面前。如果在发展过程中不注重保护环境,势必重蹈受污染城市的覆辙。
从信阳的情况看,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部崛起”、“中原经济区”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继实施,我们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借力于前所未有的政策机遇,经济社会实现了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突出,人民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反响日渐强烈。在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我们能否找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点,避免陷入“资源开发—环境污染—发展粗放—速度变缓”的恶性循环,已经成为老区发展的一个重大考验。
日前,河南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是要GDP,还是要环境?是顽守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是让发展道路更可持续?在看似简单,实则极其复杂的选择面前,我们必须明白:建设魅力信阳,决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欠发达地区面临着加快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立足比较优势,抢抓发展机遇,坚定不移抓好环境保护这一基本主题,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又好又快的战略目标,全面跨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新境界,最终实现茶乡绿色常存。